第(1/3)頁 不過。 從相國寺大門口是看不出來什么的。 哪怕是他們向街上的小商販,收取攤位費。雖然有點心黑,但也無傷大雅。 幾個小錢嘛。 從相國寺的氣派恢宏的建筑上,從這些肥頭大耳,但慈眉善目的大和尚的身上,也是看不出來的。 要看透這座寺廟的本質,需要出城。 “去城外看看吧。”吳年放下了車簾,對車夫說道。 “是。”車夫應了一聲,驅趕馬車,往城外而去。隨從的大內侍衛、太監以及皇城司的人手,也隨之而動。 都城很大。 城外的良田,也非常的多。 一國都城。 城內外的土地,都是寸土寸金。 物價也高。 很多外地來的官兒,在都城內生活都是買不起房子,只能租房子住,生活也是清貧。 在以前。 都城外的田雖然多,但很多是不用納稅的。 比如舉人、進士的田,或者是達官顯貴的田,都是不用納稅的。在吳年入主河北之后,就把規矩改了。 舉人、進士,達官顯貴怎么了。 都得納稅。 在大漢朝的改革、治理下,河北這個地方的稅收收入,比楚國時期多了許多。 但有一個勢力例外。 相國寺。 與吳年前世看到的新聞一樣。開豪車的大和尚,穿絲襪的女尼姑。寺廟的原始資本積累,是靠信徒捐獻。 比如歷代楚國皇帝,都賜給相國寺金銀或田畝。 很多有錢富戶,達官顯貴今生榮華富貴了,求的就多了,也給寺廟捐獻錢財、土地。 這導致相國寺名下的田畝,越來越多。當資本膨脹了,就開始對外擴張了。 遇到災年什么的,有農民賣田,相國寺就買去了。 這還是明面上的買賣。 暗地里,還有放貸的。放的不是高利貸,但也是利息比較高的。無論是手工業者,還是農民,只要借錢還不起。 那對不起,賣兒賣女也得把錢還上。 相國寺暗地里有武僧。 明面上結交的又都是達官顯貴。 黑白兩道通殺。 現在相國寺是整個河北地區最大的地主,沒有之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