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沒等三皇子盤算出個什么結(jié)果,就聽到后頭的夏閣老道:“太子殿下有這等憂國憂民的意識自然是好,只是……這登州衛(wèi)屠殺百姓的事兒,透著蹊蹺,且趙青山趙大人幾個月前才因剿匪有功……似乎……” 話不用說得太透,立刻便有官員上奏,表示此次事情,趙青山怕是脫不了干系,身為太子的外戚,太子理應(yīng)避嫌。 如此一來,太子只能滿臉遺憾地退場。 三皇子目瞪口呆,這才反應(yīng)過來,一向遲鈍的太子竟然給自己來了一招以退為進(jìn)! 好在自己手底下的官員反應(yīng)極快,“太子殿下應(yīng)當(dāng)避險,三王爺又正在國師的紫靈觀監(jiān)工脫不開身,這可如何是好?” 三皇子提著的心,立刻便叫這句話給按了回去,他焦急道:“父皇,要不然先將紫靈觀的工事停下,兒臣先去登州!” 太子聽到這話,恨恨的目光立刻投到了三皇子的身上。 紫靈觀是修來給國師做修行之所用的,裕豐帝一心想要趕在國師壽誕之前竣工,怎么可能會讓停下來。 又不是讓他蕭既載去砌墻,那紫靈觀那里少了他就不行了? 偏生這話太子沒法說,只能恨其狡猾。 這一下一眾大臣便都熱烈討論了起來,一時半會兒竟定不下人選,有說六皇子的,有說七皇子的。 也不知道是誰忽然說了一句,四皇子不是往奉皇命去山東拜孔子去了么? 豈不是剛好就在附近? 一句話提醒了太子·黨和三皇子黨,當(dāng)即便立刻有人表示四皇子去正好合適。 這一下,沒有任何人表示反對。 若是在后宮諸位皇子當(dāng)中要找出一個不涉及到任何派系之爭,又能代表皇室的吉祥物,那必定非四皇子莫屬了。 大約也就只有在這個時候,大家才能想起這位一直游離在皇室邊緣的皇子。 裕豐帝對此也沒有什么異議,橫豎是派個兒子出去。 相對于太子和三皇子這兩個他看重的皇子來說,四皇子確實(shí)是個合適的人選,當(dāng)即便讓京郊大營,派出一千精兵,護(hù)衛(wèi)四皇子安全。 韓翦忽然建言,說是四皇子從未參與過朝政,恐怕對登州的事情多有不熟悉,更何況還是如此混亂的環(huán)境,恐怕就算是派了一千精兵過去,也難免混亂。 況且四皇子前往也只不過是代表了朝廷的一個態(tài)度而已,另外必須還要一位能力出眾的武將前往。 這話說出來,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轉(zhuǎn)向了一直站在左邊最前面沒有說話的宸王身上。 張首輔連忙道:“韓公公說得有理,此番前往,不光是要查明地方官員的問題,還有登州衛(wèi)的情況。 這里頭又涉及到暴民與疫病,實(shí)在無比混亂,若無一個主心骨坐鎮(zhèn)指揮,恐怕四皇子實(shí)難有所作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