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但實際上也無需怎么過,畢竟人數并不多。 裕豐帝的時候,一場廝殺,先皇的兒子就留下了倆,一個裕豐帝一個懷王。 而后便是如今太子的手足兄弟,余下的人與皇室血緣關系太遠,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 所以思來想去,最后還是落在了六皇子和七皇子選哪一個的問題上。 這倆人最近犯的事兒都挺多,當然,這是太子要看到他們犯的,至于究竟是不是確有其事,那實際上并不重要。 “不是還有老四么?”太子思索了許久,終于有些不耐煩。 相對于那兩個不省心的,一有時間就喜歡往國子監跑的四弟,在太子眼里的印象可要好多了。 眾人都愣了一下。 謝云蒼也有些猶豫,“雖說四皇子也是皇子,但是……” 有人接口道:“四皇子于人前名聲一直不怎么顯,除了此前登州案時曾立下大功,但也未曾如何表彰之外,也不過就是幫著殿下處理了一些小事兒,在政務才能上并不如何出眾?!? “你們不是都說了,只是要個身份象征么?四弟分明也是父皇的兒子,是我們大啟堂堂正正的王爺,如何就不能?” “這么說倒也沒錯,只是……四皇子終日里只是愛好讀書,連眼睛都有些視物不清,如此……竟去戰場,會不會顯得有些兒戲?” 面對眾人的質疑和不相信,太子卻是十分堅定,“在孤看來,四弟只是性子比較低調,平日里遇到什么事兒都不習慣于表現。 所以才叫你們都一個個的看錯了,孤卻覺得四弟極好,性子敦厚,又心系百姓,當初登州的事兒,若不是他,旁人還真未必能做得好?!? 登州之事,太子也有損失,對四皇子還真未必就感激。 可是到了眼下這會兒,不感激不賞識也要感激賞識了。 如此一言堂的局面,誰還會真的一直跟太子唱反調? 更何況,這場戰事最重要的落腳點還是在文小公子身上,四皇子雖然是掛著帥印,但說到底,也就是占個名聲罷了。 因而沒一會兒,眾人便都認為四皇子是極好的選擇。 太子當即便叫人去將四皇子叫過來,生怕再出什么意外。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