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齊老太太不由有些怨媳婦多嘴,說話又不好聽。 “實際上是為了你侄兒的事兒,你那三侄子你是知道的,打小就不愛讀書,去學堂跟要命似的。” 齊氏輕輕點頭,“嗯,我知道,當初母親還想將他送來慎思館,我也特意去求了大伯,可是他連慎思館的入門考都考不過,所以后面就沒有來了。” 這個事兒說起來又是一件叫人丟丑的事兒,齊大太太臉上訕訕的,“哎呀,這三郎他就不是塊兒讀書的料。 這不是咱們一家子都是讀書人么,咱們這樣的人家里,哪里有孩子長大了不讀書的?所以當初才起了那樣的念頭。” 話頭說開了,后面的話就好說了,齊老太太連連點頭道:“所以說,這孩子沒有天分的事兒也別逼著。 如今你是不知道,后來磨著他父親要去練武,竟還真的練得有模有樣的,請了個從前在營里指導的教頭教他,都說他這天分非同一般,這孩子天生就是走武術的路子的。” 聽到這里,齊氏實際上心里已經有了大致的猜測了。 果不其然,就聽到齊老大太道:“但是你也知道,咱們家往上數三代,那都是讀書的人家,哪里有這武將的門路呢? 還是前些時候別人提點了一句,這不是巧了?你們家大郎也不是個讀書的,如今竟然成了千戶。 而且這一回還跟著文小公子去了滇南戰場,小時候他們兩個人還一塊兒玩過的,這倆人看起來,簡直就是一母雙生的兩個人!” 齊老太太這邊說得有勁兒,一旁的齊大太太只顧著連連點頭,“可不就是這么說!” 齊氏只覺得好笑,又覺得可悲。 從前父親在的時候,齊家雖然算不上京城頂級的名門,可以是數得著的人家。 提起齊家,多少人都是心生佩服的。 可是如今看看自己母親和嫂子的樣子…… 用日薄西山四個字來形容都不注意說清楚眼下的情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