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皇上的意思再明顯不過,醉翁注意不在酒。 說的是邊關,指的卻是邊關之后的二線。 既然你是二線,那手里還掌握那么多權力,要那么多兵馬作甚? 這時,又聽朱允熥繼續(xù)說道,“你看,前線一堆兵馬二線又一堆兵馬,如此一來豈不是冗兵冗官之患,又在我大明朝上演?” (冗,rong。) “大明朝不是沒錢,朕也不是舍不得花錢。可若是養(yǎng)一堆吃干飯不做事的,甚至還會壞事的,那這錢還不如丟水里,扔水里還能聽響呢,對吧?” “而且,此事也關乎子孫后代呀!” “燕王不愧是國朝第一塞王,見識絕倫于軍事一道,確有超乎尋常之處。”朱允熥笑道,“這個提議,等過幾天咱們召集兵部還有五軍都督府各掌印公侯商議軍事的時候,可以好好議一下!” “我....他娘的你又給老子下套?” 朱棣心中已是破口大罵,這等提議誰敢說是自己提的?得罪的人太多,牽扯的事也太多。 這是要砸一大批人的飯碗呀,要是別人知道自己提議的,那這些年在軍中積攢起來的好名聲,還有個屁老丫子呀! “北地必須有精明強兵,朕打個不甚美觀的比喻,沒有千日防賊只有千日做賊。” “咱們打韃子這么狠,這些年他們只要喘過氣來就要找咱們的麻煩。” “宋太祖言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燕王你這個辦法甚合朕心,咱們打出去。” 說著,朱允熥微微皺眉,“不過也有個麻煩,九邊各地各行省都司之中,好像騎兵都比較分散吧?” “朕記得好像歷次大戰(zhàn),都是各處的騎兵集結到一塊再指揮作戰(zhàn),并沒有大規(guī)模的,就像韃子那種隨時可以抽調出來,指哪打哪的騎兵吧?” 他的話,朱棣在心里反復琢磨了好幾遍。 確認沒什么陷阱之后,才小心的說道,“回皇上不是沒有,臣麾下的虎豹飛熊二營都是騎兵,大寧那邊十七弟麾下除了漢軍還有朵顏三衛(wèi)......” “你看,還是太分散!”朱允熥嘆氣道,“騎兵本是大明的鋼刀啊,分散開來不等于面對敵人把刀子藏起來嗎?” 頓時,朱棣心里咯噔一下。 套路,防不勝防啊。 “朕呢有個建議,燕王你聽下,朕沒在邊關歷練過不算知兵,你好好給參謀參謀。”朱允熥繼續(xù)說道,“倘若把各都司的騎兵抽調出來,組成一支專門對塞外韃子作戰(zhàn)的騎兵軍團,如何?” “誠如你剛才所說,燕趙之地多馬上男兒,輪番出塞?這話是你的說的吧?” “我........”朱棣啞然,只能心中苦笑,“是我說的,但我可不是這個意思呀!” 不過仔細想想,若手里真有大規(guī)模騎兵部隊的話,對于打仗真是百害而無一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