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你大概也能猜到朕的良苦用心!”朱允熥看著朱棣,知曉對方此刻心中必然是翻江倒海,繼續說道,“整合邊軍淘汰糟粕之后,可戰之兵四十萬人。自古以來都是胡人秋高馬肥時來我中原打草谷,從今往后則是我大明健兒北上獵熊!” 忽然,朱棣感覺嗓子眼有些發干。 “你想要領兵打仗,以后有的是機會!”朱允熥笑笑,開口道。 “可您剛才還問臣移藩.....?” 不得朱棣說完,朱允熥又道,“移藩跟領兵打仗也沒沖突,你的燕藩朕要裁撤,但四叔你,朕也要用!”說著,看著朱棣的眼睛笑道,“朕知道,你是耐不住寂寞的人,自然不可能回京師做逍遙房爺。而把你放出去,打那些西南的蠻子,洞人野人,更是大材小用!” “恐怕你的意思是讓我領兵打仗,留著王爵,但不給我封地!”朱棣心中暗道。 朱允熥打的就是這個主意,朱棣是朱家在軍中的一面旗。這面旗要留著,留著他做個榜樣,使得更多朱家子弟以投身軍旅為榮。 再者,堂堂皇族若不以上陣殺敵為榮,算什么皇族子弟? 不給他實封,但是把他的地位抬高。在軍中他可以制衡邊鎮武將,同時邊鎮武將還有地方官員也可以制衡他這個領兵的叔王。不會形成一家獨大,更不會形成藩鎮。 “朕知四叔是英雄,必不想被虛名所累!”朱允熥又笑道。 “哎!”聞言,一直低頭的朱高熾心中長嘆,“又他媽開始了!” “我朱家子弟,如今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四叔了!”朱允熥繼續道,“而且諸叔王之中您最年長,朕削藩是了大明,用你也是為了大明!方才朕說了,把你封出去是大材小用。而把你放在軍中,則是我大明邊關的定海神針!” “你的這輩子,最大的愿望不就是邊塞之患一勞永逸嗎?假以時日,太廟之中,英烈祠中,昭昭史書之上,必有四叔你的位置。后人提起你,不再只是大明的藩王,而是大明的功王,兵王,這是何等的豐功偉績呀!” 聽著這話,朱棣的眼睛漸漸亮了。 他這輩子少年時就有大志,人到中年又患得患失,而現在.....皇帝給他了一條路,一條可以青史留名的路,走不走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