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國庫收的多,皇上您花的也多。北疆軍費連年增加,各地修橋鋪路,建海港建海船,還養著寶船廠火器鑄造局兩個銷金窟無底洞。” “皇上,日子不是這么過的呀!國庫充盈正該清政令平訴訟推教化,使百姓安居樂業,降低百姓的負擔,而不是連年對外用兵。需知,刀兵一事,實際上是百姓的口中食啊!” “再者,若大明內政不穩,皇上即便打下如當初成吉思汗一般的疆土,也不過是鏡花水月一場空!徒勞民財罷了!” 朱允熥靜靜的看著他,微微嘆口氣,“其實朕的難處,你不懂!” “皇上再難!”辛彥德看著桌上精美的御膳,“難得過天下百姓嗎?” “若是以前,朕也這么想!” 辛彥德這話很過,很大逆不道,但有些讓人意外的是,朱允熥沒有發怒。 反而,態度依舊很是平和。 “朕少年時曾想,若有朝一日坐了這個位置,該如何如何。可真正做到這個位置才明白,做事真的要有取舍,也就說做事,有時候真的需要狠下心!” 辛彥德一笑,“臣知皇上欲效仿秦皇漢武,您所說的取舍,舍的是誰?”說到此處,搖頭道,“民如韭,割復生,是嗎?” 這話已不是無禮,而是死罪之言。 但朱允熥還是沒生氣,而是看向外邊,“鄧平!” “臣在!” “魏國公在何處?” “回皇上,魏國公正在南書房整理兵部的兵冊!” “傳!”朱允熥又看看辛彥德,“讓他來說!” ~~ 魏國公徐輝祖捧著厚厚的名冊,帶著幾分疲憊邁步進來。 “他說!”朱允熥指了下辛彥德,“朕不應該再想著打仗,應該把錢花在百姓的身上。你來告訴他,朕為何又要興兵!” 徐輝祖也看看辛彥德,先放下手中的兵冊,對朱允熥說道,“皇上,九邊鎮之中老弱要裁撤二十八萬人,加上他們的軍屬,不下六十萬!” 接著,徐輝祖看向辛彥德,“辛通政,藩王們被削了您知道吧?” 辛彥德點頭不語。 “這個數字,還沒算上藩王們這些年私自擴充的兵馬!”徐輝祖點著厚厚的兵冊,繼續說道,“軍事上的事你可能不懂,北疆裁軍整合,重新劃分駐防,現在看來看似是花錢,可常遠來看。少了這幾十萬人,是不是就讓百姓少了許多負擔?” 辛彥德認真想想,而后點頭。 這個賬不難算,哪怕現在花一千萬銀元,也好過每年花在這些無底洞上百十萬。而且,那些老弱越養越廢,那些空餉越吃越多。 “你再告訴我,裁撤下來這些人,怎么安置?”徐輝祖又道,“邊塞的土地,以后要發給戰兵,有那么多土地安置這些裁撤掉的人嗎?還有藩王們私下擴充的兵馬,讓他們去哪?” 說著,徐輝祖眼皮猛的跳跳,“辛通政,你可知,這些人是兵!他們即便是老肉,即便是烏合之眾,可拿起刀他們就是兵。就算給他們土地,他們也不會安心當農民!” “怎么辦?你讓皇上怎么辦?安置不好他們,說不得就有更大的亂子,他們是兵,拿起刀就是兵,就能殺人,你讓皇上,讓我們這些武人怎么辦?” “誰都知道打仗要死人,皇上也不想打仗,我徐輝祖也不愿意做發動刀兵導致生靈涂炭之人。” “可為了更多人,能更好的活,打仗是沒辦法中的辦法,是不是?” “誠如你說,百姓需要活路,這些當了半輩子兵的人就不需要活路了嗎?誰能保證,他們不作亂,他們乖乖的當良民?” “打出去,只有打出去,把咱們大明朝的難處轉成戰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