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比如河南大災時,要從陜西調(diào)糧或者讓災民進去陜西境內(nèi),陜西布政使即便是接了中樞的公文,也不答應。 另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各行省的布政雖不是當?shù)厝耍胛蛔幼€(wěn)了,能一言九鼎,那就需要維護其在位本省的利益。 利益,說白了就是權(quán)力的分配。 說穿了,就是別人的擁護。 再說簡單點,就是不能出亂子。 想想,布政司再往上走就是中樞。坐到那個位置的人,哪個愿意下面隔三差五出事,影響自己的仕途? 他明白是明白,但如今他的位置不一樣了。當布政時,時不時的跟朝廷中樞掰手腕在所難免。可現(xiàn)在他入主中樞,對于這種事就深惡痛絕。 “臣就拿本部的事來說!”侯庸低聲道,“各地州府的官位人選,都是從吏部選派的,每年的官員考核也都是吏部來做的!” 說著,他苦笑一下,“可每年各行省的官員留任調(diào)任等事,也要顧忌各行省布政司的看法.....還有官員考核,各布政司呈上來的,干脆就都是優(yōu)等!” “每年到了收稅的時候!”張紞也苦笑,“戶部跟各行省都是一腦門子官司....來回扯皮!” 朱高熾沉默片刻,繼續(xù)說道,“總之,就是因為他們權(quán)柄太大。皇上所言,是為了加強中樞的管轄。”說著,他抬頭,“皇上,您想怎么改?” 朱允熥點點頭,卻沒說話,而是目光看向一直沉默的徐輝祖。 “我大明雖不是重文輕武!”徐輝祖低聲開口,“但布政司在名義上統(tǒng)領(lǐng)三司,其中就包括都指揮司....如湖廣常侯那樣的是特例,布政司下至不到,也不敢轄制!” “但其他地方,各行省的布政司對于指揮都司,也經(jīng)常指手畫腳!” 徐輝祖的話是另一番意思。 大明開國之初,各省的構(gòu)架是都,布,按三司.....就是都指揮司,布政司和按察司。 而隨著國家日漸太平,戰(zhàn)事減少,再加上文官集團的擴充和淮西武人勛貴集團的落幕,地方上已是布政司一家獨大。 而在朱允熥看來,這里面還涉及一個問題。 就是地方分權(quán)的問題! 國家要強盛,就要注重農(nóng)業(yè)和經(jīng)濟。于是,布政司手中的權(quán)柄就越發(fā)的顯赫。一家獨大之后,原本三足鼎立各安其職的構(gòu)架就會被打破。 一家獨大對于地方政府來說,不是好事。 政務若想暢通,就要層次分明。一省,決不能變成一言堂。 “朕.....”朱允熥開口道,“欲各行省設置巡撫。巡撫下轄,布政,按察,都指揮司!” 眾人心中一震! 巡撫這個詞他們不陌生,早在北魏時就有了,巡視天下安撫軍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