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天生萬物,都將是一個從初生到衰老的過程,沒有什么是亙古不變。 只不過,這種衰老對于人來說格外殘酷,因為衰老的背后是死亡。 而對于其他作物,他們的衰老其實就是成熟。 人死了,魂歸塵土,作物成熟供人使用。 這也印證了,天生萬物都是滋養人類的法則。 不過往深了想想,其實這整個循環也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比方人說我們人,收獲了可以果腹延續生命的作物,卻從不會感謝這些作物,而是感謝天地。 甚至,從先人開始就將所獲得的一切,都當成了上天的恩賜。 我們感謝的是天,還是神? 是造物?還是必須對某種未知飄渺的東西表示虔誠? 而且在這種虔誠的頂禮膜拜之后,我們所有的努力和辛勞,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你看,因為有天,所以才有我們。 若沒有頭上這片天,即便我們勤勞如螞蟻又有什么用? 沒有這片天,你就算每天十二個時辰一直在耕作,你還是吃不飽穿不暖。 天有生命嗎? 人的生命來自父母,與天何干? 人創造了這世間所有的一切,為何要把自己的創造,放在上天的英明恩賜之后? 其實,天也是人創造的。 人很賤,總是想著法的把自己讓這些自己創造出來的東西束縛? 不,不是因為人賤,也不是因為天多么深不可測。 而是有人,站在人類食物鏈頂端的人,需要天。需要天這樣的云層之上的制高點,來進行統治。 這種人叫統治者,他們把感恩崇敬等人類最質樸的情緒融入禮法。所以,有了敬天有了跪拜有了等級有了尊卑。 ~~ 深秋的清晨,微風吹不散薄霧,淡淡的水汽如影隨形。 紫禁城晨鐘敲響的一刻,朱允熥從床上起身,梳洗之后換上光祿寺早就準備好的麻衣。 仲春吉亥日,皇帝親到耕地,至秋夏,奏聞結實,,就擇吉日,貯之神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