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銘牌呈黃色,好似是銅的,上面刻著小字。 朱允熥拿在手里,銘牌正面刻著侍衛親軍某某,何年何月當兵,軍餉幾何,面則是長長一串大寫的數字,繁復難認。 “這銘牌上記錄士卒的姓名籍貫,家中人口,還有所屬番號,軍餉多少。”張紞笑道,“這些東西,其實在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的名冊上都有,可以防止有人作假。” “后面的數字,是對應戶部的賬冊。每當發餉的時候,士卒帶著這牌子到戶部單獨負責發放軍餉的衙門,兩下想對應之后,按數目發放!” 別人似乎可能一時沒懂,但朱允熥已是全然知曉,因這東西就是他授意的 這小牌子,就是身份證加銀行卡的綜合體。 一人一牌,錢糧一目了然,看誰還能鉆空子吃空餉喝兵血? “嗯,此物甚好!”朱允熥點頭,“用起來也方便,上面的軍餉錢糧數目也一目了然!”說著,笑笑,“若是士卒升遷,這塊上交作廢,再換一塊牌子就是了。” “皇上圣明!”張紞微微一笑。 平安看看那塊牌子,有些欲言又止。 “你有話說?”朱允熥問道。 “臣是覺得,拿著這小牌子去領餉....兩萬多人要領到什么時候?”平安低聲道。 “分批即可!”在朱允熥的示意下,張紞開口笑道,“其實看似要用很多人人手,要用很多時間,實則不然!” “就以皇上的侍衛親軍為例,都是有名冊的,名冊按照番號歸類。到時候比方甲子營先領,那戶部的人就照著甲子營的名冊比對,銘牌后面的數字跟戶部的名冊是對應的,一看便知!” 沒有電腦的時候,繁雜的文書工作就是要先歸類,就好像查字典的偏旁部首一樣。 “可是,軍中許多士卒不識字啊?”平安繼續問道。 “這也無妨!”張紞笑道,“發放軍餉是戶部的人,但監督發放的是兵部,自然不敢少了將士們的血汗錢!” 平安皺眉,還是想不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