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讓解縉進南書房也是深思熟慮的結果,翰林院那些清流們是朝堂舉足輕重的力量,必須要顧及。解縉雖和那些人平素有些不對眼,但畢竟也是清貴讀書人出身,選了他算是給翰林院一個交代。 “臣叩謝天恩!”解縉也是情難自禁,不由得哽咽。 “兵部尚書茹瑺可在?”朱允熥繼續問道。 “臣在!” “廉政院暴昭!” “臣在!” 李景隆聽著皇帝點著名字,一邊感嘆這些人的官運亨通,一邊心中暗自思量。 “張紞和侯庸掌管大明的戶部吏部,進南書房是順理成章。解縉是讀書人中的翹楚,兵部和廉政院為何能進呢?” “軍務和吏治!”李景隆心中有了答案,“也就是說這兩樣,是皇上現在心中的重中之重。” “魏國公徐輝祖不在!”此時又聽朱允熥說道,“傳旨下去,徐輝祖同樣為南書房參贊!” “老徐?”李景隆想想,暗道,“徐輝祖那人只要是皇帝交代的就不打折扣的執行,而且寡言少語,且代表著軍方。不過,他應該是湊數的!” 忽然,他心中猛然覺得不對,“加上老徐一共是六個人,這可不對呀。張紞侯庸茹瑺暴昭都是實干派的中間力量,他們四哥日后很可能是一伙的。解縉老徐還尿不到一塊去,萬一日后有什么不合?那不是被等著被壓制呢嗎?” “南書房是有名無實的內閣,可要貫徹的是皇上的意圖,但這些文官們,頭鐵起來頂撞皇上一點都不稀奇,那皇上就要保證,起碼在六個大臣之中,有四個是不管什么事都跟皇上一條心的!這樣才能貫徹意圖,這樣才能推行政令啊?” “嘶....老徐和解縉,好像干不過這些遭瘟的文官啊!” 有名無實的內閣也是內閣,就好比于大唐的中書省。這些官員們的權利極大,當年盛唐時,英烈偉岸如唐太宗,想繞過中書省下旨都不行,直接被駁回說是亂命。 大明的南書房當然不會有這么大的權力,可也是最高核心單位,官員的最高成就! “李景隆!” 朱允熥一聲呼喚,頓時把李景隆拉回現實。 “臣在!”他趕緊起身說道。 “曹國公李景隆,為人機敏博學,又掌管著理藩院藩國事宜,進南書房!”說完,朱允熥又端起茶盞喝了一口,同時蓋住自己半邊臉。 他臊得慌,讓李景隆進南書房真是從心里臊得慌,可眼下手中實在沒有合適的人選,只能濫竽充數。 李景隆實在沒想到他能進南書房,頓時愣住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