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臣馬上去辦!”朱允熥一開口,李景隆就知他是什么意思。敲竹杠去唄,反正緬國現在跟熱過上的螞蟻似的,讓燕王家的老二弄得整日雞犬不寧。 你是要木頭,還是要命?緬王只要不傻,那些爛木頭還是不可勁給? “你現在位居何職?”朱允熥又對焦大笑道。 “小人是船木廂的廂長!”焦大說話都帶著顫音。 “回皇上,他家世代都是造船的木匠!”練子寧在旁說道,“他祖父原是陳友諒麾下的造船工匠,后遷移至京師!” 那就是被俘虜過來的! 朱允熥心中已然明了,“如今月錢幾何?” “一塊半錢!”焦大低聲道。 大明朝的匠戶都是身份低微之人,皇權之下都是無償且無條件為皇家服務,只不過每月發些口糧罷了。這焦大能有月錢,還是因為在造船廠中擔任基層的管理的緣故。 “賞他五十塊銀元!”朱允熥開口道。 “還不謝恩!”李景隆提醒。 “小人,謝皇上天恩!”焦大站立不穩,再次五體投地,跪行大禮。 “把他扶起來!”朱允熥笑道,“你無心之言,卻解了寶船廠的燃眉之急該賞。雖是無心之言,但若沒有幾十年的技藝和見識,也說不出來!” 說著,看向練子寧,“你回頭頒布一個條款,匠人之中做的好的,從不出錯的每月獎賞多少,能推陳出新者獎勵多少,在按照匠人們的資歷還有勞役年份,每個月酌情獎勵多少!” “臣遵旨!”練子寧說道。 他答應的是很痛快,可朱允熥還是捕捉到對方眼中一絲不以為然之色。 其實不只大明如此,歷朝歷代的工匠都是官府的免費勞役,頂多給三瓜倆棗哪有給真金白銀的。 但朱允熥知道,其實人才是第一生產力。 “難得來一次,諸愛卿再陪朕在船廠里看看!”朱允熥笑道,“焦大爺跟著!”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