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04章 風先至(1)-《朱允熥趙寧兒全文免費閱讀小說》


    第(2/3)頁

    李芳英看了一眼李景隆,繼續(xù)說道,“湯老二找我說,淮北水災,那淮安淮陰鹽城三處兩淮之中最大的鹽場,必然要停工。一停工鹽就勢必供應不上,那些鹽場就會急得直跺腳.....”

    “說重點的!”李景隆吼道。

    “他的意思是這三處鹽場的鹽不足,可以從膠東,長蘆鹽場販鹽過來,掛在兩淮鹽場的名下....”

    嗡!

    李景隆徹底腦袋炸了。

    大明的鹽場多,可這為何朝廷最依賴這三處,因為這三處都靠著運河,先有漕運只便。而后淮陰還靠著出海口,還可以走海路。

    而且,最重要的是,朝廷所發(fā)的鹽票,都是這三處的鹽票居多,在市面上也最值錢。

    兩淮鹽場除了每年能帶給朝廷巨大的現(xiàn)銀收益之外,還有最重要一個作用,那就是鹽票。

    大明各地邊軍的糧食物資,靠的都是商人們運送,尤其是寧夏甘肅陣等那些西北苦涼之地。

    邊鎮(zhèn)可不是一個大軍事堡壘一般,而是層層疊疊向外擴張開,以衛(wèi)所為單位組成的戰(zhàn)略圈。

    若是朝廷組織人手,怕是吃掉的浪費掉的比運過去的還多。所以從洪武三年開始,讓天下那些最有錢的商人們,往邊鎮(zhèn)送糧食送物資。

    等送到之后,邊鎮(zhèn)總兵查驗蓋章。商人們再拿著收據(jù),回來兩淮鹽場領鹽。

    而有能力往邊關運送糧食的,就是江南的豪商。兩淮鹽場距離他們最近,他們自然不可能舍近求遠。

    再往深里說,鹽商們鹽到手想圖省事的話都根本不用自己賣,加上兩成反手就賣出去了。

    那些小鹽商們,以一百石的鹽為例,他們在朝廷鹽場領實數(shù),回頭朝里面加上三成的沙子,那是多大的利潤?

    湯老二所想的事,私鹽官賣。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就好比鄉(xiāng)下農人自家殺的豬,賣給鄉(xiāng)鄰才多少錢一斤?但官服不許他們在城池中售賣,而經過官府查驗允許的,在城里賣,肉價就要翻番兒。

    他湯景做過遼東鹽運使,山東是產鹽的,而且膠州一代私鹽是屢禁不絕。地方官也知道這玩意來錢,從來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每年給朝廷繳稅的時候,抓上一批,那就能管大用。

    “他讓你做什么?”李景隆的聲音都哆嗦起來。

    氣的,也是嚇的!

    李芳英咽口唾沫,“他說,讓你跟山東都司打招呼....還有跟膠東海防打招呼......還說最好能給路引,給找些船.....”

    轟!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岭市| 盘锦市| 济南市| 阿城市| 广宗县| 文化| 当阳市| 陇南市| 罗江县| 崇信县| 自贡市| 运城市| 永定县| 长丰县| 独山县| 田东县| 曲沃县| 竹北市| 无锡市| 巴东县| 馆陶县| 大余县| 科尔| 栖霞市| 白山市| 富裕县| 新郑市| 鹤壁市| 焦作市| 贡觉县| 澄江县| 团风县| 当涂县| 同德县| 舞钢市| 玉溪市| 黄骅市| 柞水县| 措美县| 共和县| 电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