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兩件事!”朱允熥說話一向是言簡意賅,直奔主題,“辛彥德給朕來了折子,淮北的水災,遠比奏折上報上來的嚴重!” 殿中臣子們,頓時都不說話了。 這個道理誰都懂,地方官報上來的災情,從來都是避重就輕,能少說就少說,因為說多了顯得自己無能。 “光是淮安城外,粗略算算都有八萬災民!”朱允熥掃了一眼眾人,繼續說道,“戶部準備的三十萬石糧食,就是杯水車薪,所以朕許了辛彥德開淮安軍倉放糧!” “皇上!”徐輝祖起身說道,“淮安的軍倉是要給遼東各鎮的軍糧啊!現在動了,再調撥的話就要等秋糧了。還有半年之久,各鎮.....一旦將士們餓肚子,恐怕有嘩變之憂啊!” 朱允熥沉默片刻,張口說道,“各鎮仿京師例,以銀錢為軍餉,將士們自行采買。” 徐輝祖不假思索,“皇上,京營是因為駐在京師,不缺銀錢。可各鎮哪來那么多現錢......歷來都是以米.......” “各鎮衛所歷年來的屯田所得,朝廷不曾所取半分!”朱允熥毫不客氣道,“難道等幾個月,將士們就要餓肚子了嗎?就算是銀錢不夠,可調撥松江棉布用以發餉,讓將士們就地采買。再說了,朕說的又不是邊軍,而是各地衛所。難道,你五軍都督府記載的各地衛所每年的結余,是空賬嗎?還有河南山東的軍倉,存糧百萬石,朕能看著將士們餓肚子?” 棉布等同于白銀,都是這時代的硬通貨。 大明朝歷來都是有富養兵的,虧了誰都不會虧待那些打仗的兵。而且,就朱允熥所知,北方衛所在賬面上的米糧數字,完全可以讓麾下將士們一年無口糧之憂。 當然,除非是有人暗中中飽私囊,亂做賬...... 皇帝語氣驟然嚴厲起來,眾人有些發懵不敢接口。 但皇帝的真正意圖,也有人猜到。 “先是調自己的心腹就任主將,然后借著淮北水災糧米一時輸送不急的借口,清查各衛的存糧。這么以來,這些年的窟窿就清清楚楚!”朱高熾心中暗道,“好手段,好算計,一環接著一環啊!” “而且一旦以山東河南大倉的倉儲,供應北方各衛,那么這兩處的虧空就再也藏不住。如此以來,軍中的蛀蟲們無處藏身,必然顯形。摟草打兔子,高啊!” “而這些蛀蟲,都不用朝廷處理。他任命的這些都指揮總兵,可以直接動用軍法!到時候天下各處軍中,都將是皇帝的天子門生。妙啊,高啊!這一來,各地誰敢陰奉陽違。五軍都督府也好,兵部也好就都成了擺設,各地的總兵直接對皇帝負責。天下將士,如臂驅使。” “同時,還可以把各地藩王和衛軍完全剝離開來!這位新君,終于露出了獠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