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能偏激,不能意氣用事,不能用感情,不能手軟,不能太見利忘義,但也不能太兩袖清風。合適的時間說合適的話,做合適的事,見合適的人,拿合適的錢......” “真他媽想給你踹城墻下邊去,讓那些災民們撕巴了你!” 一旁的鄧鎮,聽李景隆侃侃而談,心中惱怒,“人家好好的孩子,你非得把人家往溝里帶!” 這時,他耳中又傳來李景隆的一句話,“不然,你就是不合群,就是立不住.....” 這話,頓時讓剛才心里罵罵咧咧的鄧鎮愣住,半晌之后才暗道,“其實,他說得都對。早些年,若是有人如此教我,鄧家又何至于落在現在這份田地?” ~~ “咱們!?”趙石再次琢磨這個詞兒,然后又猛的擺手,“國公大人嚴重了,太抬舉小可了,我....我.....” “呵!”李景隆一笑,“國舅爺不必自謙,以后你歷練的機會多著呢!今日某的話,你可以先記在心里,日后慢慢領會!”說著,又拍拍對方的肩膀笑道,“您呀還是太小,長大了就明白某的話啦!” 同時,他心中暗道,“抬舉你?我是生怕自己小看了你呀!” 皇帝對于這位內弟的喜愛,他李景隆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除了這份私人感情之外,這位國舅爺,就是皇上即將要刻意培養,慢慢的在朝堂之中,樹立起來的一股不可忽視的新力量。 這個過程可能要二十年,可皇上還年輕,趙石頭還小,只要趙石頭不出錯,二十年后必然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至于外戚不得干政,那要看誰當皇上。即便是皇上昏庸,大明朝的外戚想興風作浪,怕是文官們直接能把他們手撕了。 二十年說短不短說長不長,更重要的事,二十年后太子爺也長大了。 太子爺最大的缺點,就是母族無人。而趙石,之所以皇帝刻意栽培,還不是為了給太子爺找個幫手? 當然,無論皆是趙石乃至趙家的地位多么顯赫。 以皇上的心性,也定然是拿捏在手中,生死置于皇帝掌握之下的。 同時,他趙家也會是張活靶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