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到此處,給了旁邊韓克忠一個眼神。 后者上前,將手中捧著的厚厚的條陳賬本等,一股腦放在桌上。 朱允熥笑問,“此何物?” “臣等以為,皇上召見臣等,必有要事相詢。是以浙地的丁冊田冊稅冊都在此!”鐵鉉笑道。 朱允熥隨便翻開一本,上面滿是密密麻麻的小字,笑問,“可準(zhǔn)?” “臣以項(xiàng)上人頭擔(dān)保,必準(zhǔn)!”韓克忠大聲道,“這幾年,鐵布政和臣等可能別的事可能做的不好,但治下行省內(nèi)有多少土地多少人口,沒個人口的名下有多少土地,包括土地的轉(zhuǎn)換,交了多少糧多稅,這里是清清楚楚,分毫不差!” “好!”朱允熥笑道,“好一個,以人頭擔(dān)保!”說著,他翹著腿在椅子上坐下,隨和的笑道,“此言擲地有聲,如是心中有愧之人,絕無法說得這么理直氣壯!” 說著,朱允熥又?jǐn)[手道,“哎,你們坐,隨意些!今日不是朝會,不過嘛....咱們君臣要說的,正是日后要在朝會上提的!想必你們心里也大概有個譜兒,若不是真正重要的事,朕也不會讓你們回來,而且還是偷偷摸摸的回來,哈哈!” 鐵鉉韓克忠兩人坐在圓凳上,都是無聲微笑。 “攤丁入畝在浙地,推廣的很不錯嘛!”朱允熥繼續(xù)翻看著他們帶來的賬冊,“去年朕還聽說有鄉(xiāng)紳鬧事,把縣衙都圍了。怎么今年都這么老實(shí),乖乖的把人口都放出來,田地的數(shù)目也主動報清了?” “有韓大人在,士紳們想不清都不難!”鐵鉉笑笑,“皇上您還不知道,韓巡查使和景按察使在浙地鄉(xiāng)紳的口中有個雅號!” “哦?說來聽聽!”朱允熥笑道。 “黑白無常!” “哈!”朱允熥扶額大笑,樂不可支。 其實(shí)這些事他如何能不知道,錦衣衛(wèi)在各地盯著的就是誰反對攤丁入畝。浙地,中都鳳陽,中原行省是最開始就試行這個新政的地方,現(xiàn)在淮北水災(zāi)之后,整個淮北直隸乃至全大明,都要推行這個新政。 后人以為,可能攤丁入畝不過是四個字而已,其實(shí)只有坐起來才知道這其中的難度。 “浙地的鄉(xiāng)紳呀,還真的你們倆的黑白無常來治一治!”朱允熥笑笑,“不然呀,還真不好管!” 說不好管,最難的在于這些鄉(xiāng)紳們,大多數(shù)家族之中都是有讀書人的。而且是在各個衙門,乃至朝中,各個州府做官的讀書人。 這些鄉(xiāng)紳,既是維系大明朝王朝統(tǒng)治的柱石,另一方面又是大明王朝...準(zhǔn)確的說是封建王朝的頑疾。而再從別的角度出發(fā)來看,這些人又是大明王朝的重要組成部分,血和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