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江南呢,南宋世家大族文風鼎盛,家學淵源,傳承不斷人才輩出。如此一來,南北雙方學子的差距就被拉開了!” 說到此處,侯庸頓了一頓,“我說這些諸位也都知道,諸位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然后,他又看看眾人,“再說我大明滅元時,打得最慘烈的,只怕還是在北方吧?” 眾人沉默不語,元末亂世始于北方,波及元廷半邊江山。 而老爺子的淮西勛貴集團也是因為把目光轉向南方,成功的吞并了張士誠和陳友諒之后,才有資格跟元軍掰手腕。 當時整個北方都打爛了,尤其是河南山東,什么世家大族什么豪強全部化為白骨。而南方破壞相對嬌小,大明又占據著最富饒的產糧產布的精華之地,才能提兵北伐。 北伐的過程,說來是豐功偉績。 但打仗是要死人的,對北方又是一次重創。 直到今日,北方的元氣都沒緩過來,這一點從上一次的南北榜案中就可略知一二。 沒錢談什么教育! 沒教育談什么人才! 沒人才談什么建設! 原本的教育體系和社會構成被打碎,不是那么好建立的。 “凡事都有因!”侯庸長嘆一聲,“有因就有果!以山東學子為例,躋身朝堂為官,光耀門楣振興家族,就是他們讀書的因。而朝廷給他們的特權,就是他們想要的果!” “他們讀書,就是為了做官,就是為了特權!”侯庸說著,朝朱允熥行禮,“臣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說著,他抬頭道,“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沒有退路!” 朱允熥心中一凌,他猛然覺得,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最重要的東西。 “不當官就是窮書生,被人嘲笑被人欺壓!北地數百年淪為胡人之手,官民涇渭分明!” 侯庸又道,“可是江南的學子,卻不一樣吧?” “江南學子考取功名,以進士為榮,做官之后更是以翰林為貴!”侯庸又說道,“鮮少見到有江南學子,中了舉人之后就開始跑官吧?也鮮少見到,江南學子為了八品小官欣喜若狂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