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之所以要把安南納入版圖,是因為安南綱常淪喪,拯救安南七百萬百姓于亂臣賊子的暴政之中。 因為安南不同于高麗,也不同于緬地。 在歷史上的絕大部分時期,安南都是中夏的一部分,是因為南宋時期國力積弱,中原板蕩自顧不暇,才讓安南徹底的獨立在中夏體系之外。 盡管如此,安南國內還是有著大批的心向天朝的士人,且民間也奉大明為正統父母之邦。 如此的情況下,若是把在高麗和緬地那一套拿出來用在安南的身上,那真是仇者痛親者恨,要適得其反甚至造成無休無止的仇恨。 歷史上朱棣在征服安南的過程中,正是敏銳的看到了這一點,才能聯合安南的一部分勢力,徹底擊垮黎季犛,且把他們父子生擒,千刀萬剮。 但朱棣也犯了致命的錯誤,那就是太過寬仁。使得中后期,不斷有安南陳姓王族后裔作亂。 對此,朱允熥的策略是,絕對不會用安南人治理安南。不在安南橫征暴斂,但也不會放任安南的官紳豪強繼續做大。 在選用能臣治理安南的同時,不斷派遣流官。且為了麻痹安南的豪強大族,還會允許安南士子參加大明的科舉,且給與一定程度的便利,在遠離安南的地方授予官職。 硬刀子,隨時準備砍人。 同時利用新政,革除安南類似于農奴制的社會結構,讓安南百姓知道大明朝廷的好。 而這,就是軟刀子。 硬刀子能用一時,而軟刀子則能用很多年。 總之無論怎么說,對安南用兵既是順理成章,卻也又箭在弦上。 ~ 轟隆一聲悶雷,遲來的春雨不期而至。 天好似漏了,人間一片瀑布,密不透風。 “自古以來,所謂的祖宗家法只能困頓于中下人資之君!而當今皇上雄才大略,自然不肯墨守成規!” 京城外近郊的接官亭中,李景隆看著外邊連綿不絕的雨,笑著對身邊錦衣衛指揮使何廣義說道。 “這幾個月來,安南那邊的罪狀是越來越多!”李景隆繼續笑道,“廣西思明府的土官,昨兒又給皇上遞了折子,說安南不守條約,擅自派人過來開荒種地..呵呵!” 他說他的,何廣義就好似沒聽到,沉默不語。 自從上次賀老六的事讓他鬧個沒臉,蟒袍勛職一并剝了之后,他變得沉默寡言起來。 “這次即將進京這個...安南陳朝皇族子弟陳....”李景隆說著,微微轉頭,“陳什么來著?” “天平!”何廣義慢悠悠的吐出兩個字。 “對,陳天平!”李景隆繼續笑道,“知道為何皇上讓我和你,這么高規格的出城迎接嗎?” 何廣義抬頭,視線中一片朦朧,地平線根本看不到。 “下官不知道,下官只知道皇上讓下官干什么下官就干什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