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侯庸說陳迪是生瓜蛋子。 但在張紞面前,他又何嘗不是生瓜蛋子? 論官聲,他很是清廉。 雖是大明帝國的吏部天官位高權重,但連宅子都是御賜的。為官三十年,買不起! 論人品,他算得上方正。 不敢當君子,但從未有過主動害人之心。更不會隨意挑起爭端,跟對方水火不相容。 本質上他算得上一個好官,可畢竟宦海數十年,難免養成了官僚之氣,固執且專斷。 而且他這個位子,也不容得他不固執不專斷。 但仔細想想,一個先后歷任兩省布政司使,而后入京數載,青云直上成為吏部天官的人,用善這個字來形容,恰當嗎?妥當嗎? 這個善,其實就是在說侯庸還是嫩! 張紞也是好官,他若不好能被太祖高皇帝稱為治行天下第一嗎? 他若不是好官,能在云南十七年,放手施政嗎? 他是洪武初年的進士,入仕就入了東宮,為當時的太子,就是當今追尊的孝康皇帝的侍讀。 而后升為通政司,就是如今辛彥德那個位置! 那時的大明朝廷什么樣? 李善長胡惟庸等人權傾朝野,還有劉基那一派的浙西財閥士大夫集團緊緊抱團相抗。 從那個年月走出來的活下來的,且如今身居高位的,哪一個不是人精中的人精! 稍微笨點的,早就卷入各種旋渦之中,做了枉死鬼了! ~~ 侯庸面皮發紅,“還請張部堂明示!” “如今年關將至,皇上志得意滿,正準備滿心歡喜的賞賜有功之臣!” 張紞再喝口茶,然后把蓋碗的蓋子,嚴絲合縫的蓋好,繼續道,“這時候,偏生有這么一股邪風吹來!” 說著,他微微一笑,“這點小手段,咱們這位萬歲爺一眼就知,一看就明。” “到時候萬歲爺會怎么想?”張紞語氣微重,“怎么看?懷疑誰在幕后,挑這個時候給李以行下絆子?” 突然,侯庸心里咯噔一下。 “咱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