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照理說,工作都讓機器做了,人類的生活應該更加美好才對,但絕大多數人,一旦閑下來,就會喪失斗志,擺爛躺平,然后無事生非。 哪怕地球可以一直養活這些閑人,甚至讓他們生活優越,直到壽終正寢,但長此以往,整個種族就會墮落下去。 于是,天庭沒有實行全民福利制,而是開啟了拓荒計劃。 地球上未被開發的土地約占所有陸地的27%,也就是四千多萬平方公里,將他平均分配給十億人,每人能分到十畝地,這十畝地,就是原始資本。 而人們也不用真的去蠻荒之地,而是利用量子脈動操作機械進行勞作。 具體如何使用這些土地,每個人可以自由選擇,但選項是被天庭限定死的,主要是種植和養殖兩類。 簡單聽上去,拓荒計劃并沒有什么特別,反正劉囂自認為毫無新意。 不過,它確實讓那么從傳統行業中被智能機械淘汰下來的人有事可做,特別是一些中老年人。 接下來,便是對海洋下手了。 海空城的概念,首次被智略司提了出來。 天庭決定,在海面上建立巨型城市,城市將對海域進行探索和開發。 于是,一座接著一座龐然大物,拔海而起。 由于海空城具備相當的自主權限,這里也吸引了大量派系人士,特別是賽博朋克主義者和技術超越派,這兩類人太喜歡海空城的建筑風格了,簡直就是為他們量身打造的。 在這里,這兩類人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建立起區別于任何地方的生活秩序。 同時,天庭在重新規劃原有的人類城市,將已經不受人青睞的高樓大廈和寬敞的車行道拆除,保留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筑和風景優美的小路,利用磁場變控技術在城市上空設置控規,建設巨大的城市綜合體,與自然和諧并存的宅院和工作室。 城市居民開始向周邊地區遷移,曾經只有百平米公寓的家庭,現在必須為自己的田園別墅認真規劃了。 即便智能機械已經成為建筑業的主要勞動力,但巨量的工程和設計工作都需要人為參與,而生活品質的提高讓人們對個性化手工打造的家居、裝飾品更感興趣,這無疑催生了無法計數的新崗位。 在那些依山傍水的湖邊木屋中,人們發揮出各自的想象,設計出千奇百怪的物件,然后利用量子脈動連接制造工廠中的機械,在自己的監督和改良下,完成最終的作品。 作品的全息圖像同步展示在量子脈動中,很快被人通過拍賣的方式買走,工廠倉庫內,一只手機大小金屬板飛至已經被打包的作品上,隨即將其帶走,飛出廠房,進入高空專門為物流設定好的空軌,很快消失在天邊。 一個小時后,買家在懸崖瀑布邊的巖居外,包括落下,最終被放置在一處圓形的地臺上,在金屬板飛走后,地臺展開,包括進入掃描層,檢測沒有危險品后,隨著地下通道進入巖居內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