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兩人吃完飯后,時間也還很早。 村里的小孩子們,都成群結(jié)隊的,到各家拜年去了。 如今大家也都不怕趙策了,趙策家里這漂亮的房子,自然是大家最重要的目標(biāo)。 大門沒有關(guān),孩子們也沒有走進去。 都在外面玩耍著。 把剩飯剩菜都收進鍋里后,蘇彩兒便聽到了外面的喊門聲。 早有準(zhǔn)備的她,回屋拿了裝銅板的匣子后,便到了大門口。 “彩兒嬸嬸來了。” 一個年紀(jì)稍大的小孩喊了一聲后,大家便圍了過來。 “祝彩兒嬸嬸早生貴子!” “祝趙策哥哥早中狀元!” 一通輩分混亂的祝福后,蘇彩兒便讓大家排好隊。 每人得了一個銅板的利是。 有些鼻涕還掛著的小屁孩,蘇彩兒直接蹲下來,把銅板塞進他前面的小兜兜里。 趙策在屋檐下看著蘇彩兒這活潑的樣子,眼里也帶著藏不住的笑意。 在現(xiàn)代待久了,年味已經(jīng)漸漸淡去。 但是回到古代,雖然家里只有他和蘇彩兒兩人。 趙策卻體會到了一個比小時候還熱鬧的過年。 這個年代,物資匱乏,百姓生活的也并不好。 甚至許多人,都吃不飽飯。 但是到了過年的這一天,他們臉上的笑,卻是那么真真切切的。 他們盡可能的,讓自己家在這一年的最后,能過上一個比平時更好的一天。 年三十的子時,村里陸陸續(xù)續(xù)的響起了鞭炮聲。 趙策家里買了一副大鞭炮。 點燃后,響了許久。 到了年初一新年拜神的時候,趙策家里,又是一副長長的鞭炮。 惹得村里的小孩子們,都高興地在廢墟里撿著沒燒完的小炮。 ...... 年初二后。 趙策家里,也陸續(xù)收到了不少的年禮。 趙策和蘇彩兒,也有模有樣的,把早已準(zhǔn)備好的年禮,回了過去。 又特意,帶著年禮送到了自己的先生李秀才家。 學(xué)堂散了,就只剩下李秀才和那個一本正經(jīng)的小書童在。 不同于趙策兩夫妻在村里的喜慶,李秀才家中,顯得冷冷清清的。 不過他顯然已經(jīng)習(xí)慣了這些。 書童上了茶后,他看著趙策帶過來的兩個壇子,很是好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