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逍遙王妃聽了自家夫君的話,也是無奈搖了搖頭。 是啊。 可不就是虧本買賣嗎? 要知道,上官軒和溫眉的紅封不僅大,而且還把每一個晚輩都照顧到了。 不僅是暖寶這幾個孩子有,就連已經成親的魏慕華和張雅茹都有。 再加上小草,一共八個晚輩。 每個晚輩五萬兩,八個就是四十萬兩! 這四十萬兩,沒有一個銅板是進王府公賬的,都得給孩子們存到他們的私戶里。 而身為孩子的父母,別人給了你家孩子發紅封,你自然也得給對方的孩子發紅封,這是禮數。 當然了。 這數額也是有講究的。 總不能別人給你家八個孩子發了四十萬兩,你也非得給別人的三個孩子發四十萬兩吧? 一來一回分毫不差,只會顯得斤斤計較,最后反倒把關系給搞生疏了。 所以啊,逍遙王妃就往紅封里換了一張十萬兩的。 雖說總數上還是占了上官軒和溫眉便宜,但每個孩子給十萬兩,這也不少了。 而且十萬兩多好聽啊? 十全十美! 除了上官子越兄弟仨的紅封外,逍遙王夫婦還給鐘大夫和花婆婆包了紅封。 同樣的。 每個紅封十萬兩,算是孝敬干爹干娘了。 畢竟干爹干娘初到京都城時,可是在自家閨女的‘山水澗’里豪擲過幾十萬兩的。 后來到了王府,前前后后又給晚輩們發了不少零用錢。 如今過年了,身為干兒子干兒媳婦,干女兒干女婿,給自家干爹干娘發上一個大紅封,那也是應該的。 就是把紅封的面額換完以后吧,夫妻倆盯著桌子上那幾張被替換下來的銀票,都有些哭笑不得。 五張銀票,都是五千兩的。 沒錯。 最開始,他們就是打算給二老和上官子越兄弟仨每人發五千兩的紅封。 這個數額已經不小了。 蜀國有多少老百姓臉朝黃土背朝天,全家人辛辛苦苦干一年,加起來的進項也未必能有二三十兩。 五千兩是什么概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