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唐朝,土豆地瓜紅薯什么的,還沒有傳過來。 從西域到中原,要么爛了,要么長芽子丟掉。 商人都牟利,不賺錢的東西,誰會運到中原販賣? “有很多呢!” 秦長青的目光帶著點陰郁,“在南方有種叫金蜀黎的種子,在西域叫土豆、地瓜的物種,都是高產的糧食。這幾個物種都能用作主食,產量高易保存,大災之年,能大面積解決百姓溫飽問題。” “這雨,沒三五個月是下不完的,雨一停立馬就入冬了,今年當皇帝的難,當百姓的更難!” 話音剛落,一個四十多歲的人,被人攙扶著,走來過來。 “杜叔叔?您怎么有時間來秦家莊啊?” 李煥兒見到了此人,立刻走過去,幫忙攙扶一下,“相公,這是杜叔叔,父親的幾位好友之一。” “見過杜叔叔。”秦長青拱手施禮。 來人不是別人,正式名臣杜如晦。 這是一個牛人,奈何活的時間太短了,原本他身上的光芒,足矣掩蓋魏征。 后來,杜如晦病逝之時,李世民悲痛欲絕,為此廢朝三天。 今日的朝堂上,因為閻立本的提議,御史言官和老李吼得面紅耳赤,一名御史言官,更是要撞柱子。 懷仁縣公從中調和,勉強的才讓御史言官不在糾結錢糧的問題,通過了閻立本提出來的議案。 朝會散去,杜如晦一把拉住了裴俊的衣袖,詢問裴俊“右側通行”的點子是誰想出來的,裴俊被逼的沒辦法了,就把秦長青給供了出來。 但一再強調,秦長青不知道自己是大唐駙馬,讓杜如晦去的時候,悠著點別暴露了身份。 杜如晦次來,只有一件事,想從根本上解決大唐窮的問題。 作為兵部尚書,杜如晦清楚的知道,百官的俸祿,基本都是房玄齡一個銅子兒一個銅子兒攢出來的。 一進門,李煥兒泡了茶。 李世民當皇帝的時候,和百官們的關系都不錯,尤其是那些幫著他造反的,私底下都和親兄弟一樣。 大家席地而坐,大塊吃肉,大口喝酒是常有的事情。 老李沒當皇帝的時候,大唐還沒建國的時候,李煥兒就出生了,自然對這些長輩們都十分熟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