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17:馬澤平 18:米克 19:里卡多(退賽) 20:斯特羅爾(退賽) 拋開梅奔和紅牛這兩支車隊的車手不看,法拉利這場比賽的表現確實不錯。 兩位車手都發揮出了法拉利這臺賽車的極限。 也算是確定了這場比賽法拉利在車隊積分榜上的地位。 同時車手總積分榜如下: 1:秦淼 333 2:維斯塔潘 322(+8→+11) 3:漢密爾頓 320(+20→+13) 4:佩雷茲 164 5:勒克萊爾 153 6:諾里斯 129 7:賽恩斯 115 8:里卡多 91 9:加斯利 78 10:阿隆索 53 11:維特爾 49 12:奧康 40 13:斯特羅爾 20 14:角田 14 15:拉塞爾 10 16: Kimi 7 17:拉蒂菲 3 比起維斯塔潘和漢密爾頓,秦淼能來到這個位置純粹是因為比起這兩位車手,秦淼的穩定性更強,在賽場上沒有犯那么多錯。 而細心的話也不難發現,隨著比賽的不斷進行,秦淼與漢密爾頓之間的時間差距在以一個肉眼可見的速度縮小。 具體原因自然是因為秦淼這個賽季的成長。 但維斯塔潘和漢密爾頓的實力比秦淼強依舊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現在的秦淼速度沒有這么快,除了車手的個人能力之外,更多的還是車組的差距。 漢密爾頓的車組是自從漢密爾頓進入了梅奔開始就在幫助漢密爾頓調整他的賽車了。 這么多年的磨合下來,大家基本上就處于一個知根知底的狀態。 甚至都不用特意地去提醒其他人面對兩個調教和不同的數據時應該怎么選擇,漢密爾頓的車組成員自己就能根據他對漢密爾頓的了解幫助漢密爾頓做出駕駛起來或者使用起來最舒服的選擇。 就更別提漢密爾頓的賽道工程師了。 兩人也是合作了很長的時間,磨合得相當不錯,兩人之間的化學反應也很濃烈。 而秦淼這邊,車組成員的工作效率雖然比起邁凱倫,Alpine,阿斯頓馬丁這些車隊確實是強了不少。 但是拿著梅奔的工作人員去和那些車隊作對比根本就沒意義,要比也是和秦淼的隊友漢密爾頓比。 而與漢密爾頓比起來,秦淼的車組成員們的工作效率是不夠高的,主觀能動性也不夠強。 這主要還是他們對于秦淼的了解不夠深。 弗蘭奇雖然是秦淼在F2的時候就與秦淼一起合作的賽道工程師,但是他和秦淼一樣,這也是他在F1的第一年。 他從F2進入F1之后也手忙腳亂了一段時間。 這個賽季剛開始之前的五場比賽,甚至秦淼的賽車都是雷耶斯幫忙調的,而弗蘭奇也就只是在幫助秦淼看天氣,分析其他車手對于秦淼的威脅。 等第六場比賽,也就是阿塞拜疆開始弗蘭奇才開始著手幫助秦淼整體地調試賽車調教,但那時候秦淼的車組還有著漢密爾頓車組數據的幫助,所以主觀能動性差效率低下的毛病并沒有暴露出來。 可現在失去了漢密爾頓的數據支持之后,秦淼對于賽車調教上出現了明顯的問題。 這場比賽也算是一個佐證。 當然了,就算知道問題出在了哪里,秦淼和秦淼的車組也沒辦法立即就解決,這已經涉及了一個經驗和底蘊的問題了。 想要提升自己車組這方面的能力,秦淼能期待的也就只有下個賽季雷耶斯他們有所成長了。 同時,這場比賽結束之后,車隊總積分榜如下: 1:梅賽德斯:653 2:紅牛:486 3:法拉利:268 4:邁凱倫:220 5:Alpine:95 6:小紅牛:92 7:阿斯頓馬丁:69 8:威廉姆斯:13 9:阿爾法羅密歐:7 10:哈斯:0 因為這個賽季還剩下三場比賽,而這三場比賽就算是將所有積分都拿到,最終到手的也就只有132分。 而就算這132分全部被紅牛獲得,并且梅奔車隊在接下來的三個比賽周末之中一分未得,那么紅牛車隊的總積分也就只能停留在618分,是沒辦法追趕現在的梅奔車隊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