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完之后秦淼有些頭疼地揉揉自己的腦袋,不過再怎么頭疼還是得起床去比賽。
所以秦淼起床洗漱,隨后去到了圍場內。
周五的大雨絲毫沒有影響到現(xiàn)場的日本車迷對于F1賽車的熱情和狂熱,一個個的都披著雨衣,打著雨傘。
秦淼進入圍場的時候再度見到了上周新加坡大獎賽時的場面,日本站正對著梅奔車隊P房門口的那一片看臺區(qū)域,全都是穿著黑色梅奔隊服的秦淼車迷。
秦淼一入場,那些早已等候多時了的車迷就開始整齊劃一的呼喊著秦淼的名字。
來到車隊門口與現(xiàn)場的觀眾揮了揮手,秦淼打著傘回到了車隊之家。
賽前的各種采訪都應付完畢了之后,秦淼換上了賽車服地開始了自己的一練。
只不過一練時的天氣與秦淼早上起來時候收到的車隊給的天氣預報截然不同。
一練還沒開始就在下大雨了,一練的計時器開始走表記時的時候,賽道的排水系統(tǒng)就開始在滿負荷運轉了,賽道上有些地方的積水厚度甚至達到了2mm厚。
幾乎大部分車隊在一練看到了賽道上的這個積水厚度之后都沒有讓自家的車手出去。
一方面是這么厚的積水,根本就沒有測試的必要,就算要測試,也拿不到什么有用的數(shù)據(jù)。
畢竟如果正賽階段有這么厚的水,F(xiàn)IA早就取消比賽了。
而且這么厚的積水極其容易讓車手在賽道上出現(xiàn)失誤導致撞車。
賽季末了,除了那些末流車隊因為資金問題,預算帽以內的投資數(shù)量都沒有之外,大部分比較有錢的車隊預算帽已經(jīng)見底了,如果再二練撞一下,那么這個賽季后面這幾場比賽就別想再有任何升級,就算有升級也就只能停留在圖紙上,根本沒錢將相應的部件制造出來。
所以權衡利弊一番之后,大部分車隊都沒有讓自己的車手上賽道測試。
因為收益和風險不成正比。
不過這里也說了,是大部分。
“哎,劉易斯,你有體驗過使用全雨胎在賽道上比賽的感覺嗎?抓地力怎么樣?”被車隊通知了賽道上積水不多,暫時不出去跑之后,秦淼湊到了漢密爾頓身邊,好奇問道。
“濕。”老漢COS起了Kimi,開始惜字如金。
但是秦淼也大致理解了漢密爾頓的意思,賽道條件不會太好,就算使用全雨胎賽車的抓地力估計也不怎么理想。
但是秦淼進入F1圍場一年多快兩年了,秦淼還真沒試過在這么大的雨之中跑比賽,所以秦淼多少還是有些好奇的。
然后……
“雷耶斯,給我來一套全雨胎,我上賽道跑兩圈。”
“額……可是這雨……”雷耶斯看著維修區(qū)通道內都可以看到的雨水遲疑著。
托托也偏過頭來看向了秦淼。
“沒關系,我也知道現(xiàn)在的賽道條件并不適合做圈速,我主要就是想要熟悉一下鈴鹿賽道的布局和彎道的角度,順便看看坐駕駛位內的賽道布局。”
“……如果你堅持的話。”秦淼都這么說了,雷耶斯也沒有拒絕的理由。
而且秦淼說得確實在理,秦淼這還真是第一次來到鈴鹿,在今天之前,秦淼所有對于鈴鹿賽道的學習都基于車隊的模擬器,這個時候秦淼想要趁著練習賽,上賽道熟悉一下鈴鹿賽道的布局,找找濕地狀態(tài)下賽道的剎車點也是無可厚非的。
所以很快,秦淼就進入了自己的賽車里,在一旁漢密爾頓“你來真的啊?”的眼神之中進入了賽車。
等發(fā)動機內的潤滑油注滿了之后,秦淼啟動了賽車,在大雨之中駛出了梅奔車隊的P房。
漢密爾頓聽到秦淼問自己關于全雨胎問題的時候,漢密爾頓真的就只是覺得秦淼是來找自己取經(jīng)的,問一問全雨胎的駕駛感受,根本就沒想過秦淼居然會開著自己的賽車上賽道。
畢竟秦淼是個知名的旱鴨子。
在圍場內可謂是頗負盛名。
而且近些年來FIA對于賽場上那些氣候不受控的比賽,基本上采取一刀切策略,雨如果大了,干脆直接紅旗不跑了。
而現(xiàn)場的觀眾見到梅奔車隊P房之中的秦淼出來了之后也有些意外,畢竟此時賽道上的雨并不小。
不少來現(xiàn)場觀看練習賽的車迷都已經(jīng)做好了失望而歸的準備,只不過秦淼的出現(xiàn)明顯給了他們很大的驚喜。
那些坐在草地上的觀眾,就算淋著雨也對著駛過他們面前的梅奔賽車,發(fā)出了歡呼聲。
不過周五的兩場比賽畢竟都是練習賽,所以來到現(xiàn)場的觀眾不算太多,而且就算車手們開著賽車駛入了賽道也不會在這樣的天氣和時間段將賽車推向極限。
自然看點也就不會那么多,所以盡管有現(xiàn)場觀眾給秦淼送上歡呼,但歡呼聲并不大,畢竟現(xiàn)場觀眾的整體基數(shù)不算多。
不過秦淼此時上賽道并不是想要聽現(xiàn)場觀眾給他的歡呼聲,這種歡呼聲秦淼在職業(yè)生涯的這么多場大獎賽里面已經(jīng)聽習慣了
他確實想上來熟悉一下賽道,與此同時他也挺好奇全雨胎駕駛起來具體是種什么樣的感覺。
不過等秦淼真的上了賽道之后,確實感受到了全雨胎的抓地力很弱加速也很差,感覺就和正常的半雨胎沒啥區(qū)別,甚至還不如。
在賽道上的秦淼就有種強烈無比的感覺,自己只要敢在150公里每小時以下的速度踩地板油,這臺賽車后輪的全雨胎就敢瞬間突破賽車的抓地力極限。
而且就算秦淼在駕駛賽車的時候已經(jīng)是盡力做到小心謹慎了,但還是在不少的高速彎出彎階段給油比正常狀態(tài)下晚了很多,出彎之后也會打滑,得修正才能將車控制下來。
出彎就更加耽誤事了。
就算秦淼將自己的賽車擺直了,給油也不能像是干地狀態(tài)下那樣直接踩油門,賽車后輪的抓地力極限太容易突破了。
整個練習賽期間秦淼都可謂是開得小心謹慎。
可盡管如此,秦淼還是在T7這個長彎道賽車尾部失控了。
原因自然是秦淼操作失誤,因為秦淼上一圈在T7的彎心出彎之后就開始給油了,當時賽車的后輪抓住了地面。
可是一圈過后,這里的雨下大了,再加上此時的賽道上也就只有秦淼一臺車在進行測試,并沒有其他的賽車可以將賽道上的雨水排干,所以秦淼再次經(jīng)過這里的時候就下意識的按照上一圈跑過這里時的開油位置加油,后果就是秦淼賽車的后輪突破了抓地力極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