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一直在馬拉內羅待了兩天。 周四,秦淼蹭勒克萊爾的車去了匈牙利。 畢竟是長途,勒克萊爾不可能像是當初啥都不懂的秦淼那樣頭鐵地直接拿著超級跑車開長途,所以這次去匈牙利秦淼他們坐的是法拉利的貨車去的匈牙利。 到了之后秦淼就與勒克萊爾分開了,雖然這段時間情況特殊,粉絲見面會基本上沒有了,采訪和媒體活動也少了很多,但是勒克萊爾畢竟是f1車手,要忙的事情也還是挺多的。 抵達目的地并且與勒克萊爾分開之后,秦淼自然就去匈牙利布達佩斯賽道內找自己的車隊了。 匈牙利的布達佩斯賽道位于布達佩斯東北方約19公里處,整座賽車場是建立在種植馬鈴薯農作物土地上的。 在f1巨頭bernie ecclestone的奔走下,匈牙利政府終于同意興建一座永久性賽車場,這就是布達佩斯賽道。 布達佩斯賽道是從1986年開始舉辦f1大獎賽的,這也是f1大獎賽首次在當時還屬于社會主義國家大家庭一員的匈牙利國度舉行。 布達佩斯的布達佩斯賽道也被稱為亨格羅林賽道。 亨格羅林賽道是一條順時針賽道,全長4.381公里,包括14個彎角,兩段drs區,f1正賽需要跑70圈,f2則是只需要跑37圈。 彎曲的賽道設計使賽車的平均速度高不起來,屬于中低速型賽道,自然超車也十分地困難,各車隊一般使用中高下壓力配置,這對輪胎的損耗是相當大的,因此車隊的pit stop通常會采取兩停的策略。 匈牙利大獎賽舉辦的時間在7月份,這個時間段當地的氣溫雖然最高來到了40度,但是平均氣溫只有25度左右,稱得上是氣候宜人。 所以秦淼也不需要在賽前就進行耐高溫訓練了。 秦淼目前雖然沒有經歷過這方面的訓練,但是秦淼與周冠宇閑聊的時候聊到過耐高溫訓練。 周冠宇可謂是談之色變,整個人都顯得十分抗拒進行所謂的高溫訓練。 由此也可以看出高溫訓練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 這場大獎賽依舊沒有觀眾入場,所以秦淼他們這些工作人員也不需要繞遠路什么的,直接就順著最近的路來到了主辦方給車隊準備的p房。 亨格羅林賽道也與紅牛環一樣,并沒有多余的p房給f2車隊放自己的賽車,所以秦淼來到f2以及f3車隊的駐地之時,已經有不少車隊在開始扎帳篷了。 f2車隊的駐地位置是有提前分配的,所以秦淼找到自己車隊的具體位置也沒費太多功夫。 與自己車組成員寒暄了一番,自己又伸手摸了摸自己賽車的人字拖,確定賽車并沒有在運輸途中出現什么問題之后,秦淼就去羅辛的辦公室找他報道去了。 之后的時間也比較簡單,秦淼帶著弗蘭奇去走了兩遍賽道,記錄一下自己在賽道上發現的細節,其他該干嘛干嘛。 很快,賽道走完,秦淼帶著一個自己在路上記錄了不少賽道細節的小本子回到了車隊駐地。 秦淼其實在prema車隊的房車里面是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小辦公室的,不過與其說是辦公室,不如說是賽前準備和休息用的房間。 房間自然沒多大,不過房間內卻有一張可以讓秦淼徹底躺下去休息的床,還有一張小桌子和配套的椅子,甚至還有掛衣服和頭盔的架子。 秦淼將自己的背包打開,取出自己的電腦之后又掏出了自己的手柄,打開模擬器就在亨格羅林賽道上跑了起來,過程之中一一對照自己剛剛在賽道上記錄的賽道細節,并且嘗試使用不同的過彎方式,看看是否在這些彎道獲得更快的過彎速度,力求在這條賽道上將自己的車輛性能壓榨到極限。 當然了,現在秦淼更多的還是在熟悉賽道,盡管在秦淼的系統之中,亨格羅林賽道的熟練度也不低于300,但老祖宗不是說過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多翻一翻這些東西,沒事自己也研究研究,多少都能給自己帶來幫助。 趕到亨格羅林賽道,去車隊報道,之后去走賽道,回車隊學習研究賽道布局和走線方式,再去開個賽前會議一上午加一下午的時間也就這么沒了。 晚上,秦淼剛剛下班,準備拿著自己的行李去車隊給自己準備的酒店放行李吃晚飯,然后周冠宇就找了上來。 這家伙這段時間算是一直都憋著自己內心的那股沖動,前幾天晚上知道了秦淼這里有火鍋底料之后他就忍不住了,現在這不,還沒到下班的時間,他就找過來了,仿佛怕秦淼跑了。 畢竟秦淼才答應過他和勒克萊爾周四請他們倆吃火鍋來著。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