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張忠強同意厲元朗的說法,不過他也產生疑問,“目前看來,農業社還難以讓廣大農民接受。我們以前曾經辦過農業社,結果弄來弄去成了大鍋飯形式,干多干少一個樣,這是農民排斥的最根本原因。” “也不一定全是這方面的問題。”厲元朗說:“我認為還是思想觀念轉變的原因。這就需要我們政府部門多宣傳,多普及。最好是找出一兩家成功樣板,讓農民切身實際的看到,農業合作社的好處,真正賺到錢,這才是關鍵。” 農業局的領導說,他們已經聯系農廣校,以后會在這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讓更多的農民在此學到專業知識,提高種地的科學化和系統化。 厲元朗表示贊同,并要求農業局多在這方面加入農業社的推廣和宣傳,普及大眾才是最重要的。 看著前面的厲元朗他們侃侃而談農村工作議題,坐在后座上的柳思思聽得認真仔細,不遺漏每一句話。 她始終沒有打開錄音筆,聽從厲元朗的建議,用腦袋記事。 叮的一聲,手機微信顯示來了信息。 柳思思打開一看內容,原本的好心情瞬間變得低落起來。 大約一個小時左右,中巴車開到多山鄉政府大門口。 多山鄉的鄉長吳成光率領鄉班子成員,早已等候多時。 多山鄉政府是一排排的平房,院子很大很寬敞。 中巴車停穩后,厲元朗下車和吳成光等人一一握手,連連歉意的說:“讓同志們久等了。” 吳成光四十多歲,長相憨厚,個子中等,微胖。 “厲縣長、張副縣長,各位領導,請趕快進屋,外面冷。” 大家魚貫進入鄉會議室里,分別坐定。 厲元朗注意到,這間會議室并沒有暖氣,只有一個火爐子,煙囪是從窗玻璃上打個圓孔,接到外邊伸展出去。 便問吳成光,“吳鄉長,你們為什么不安暖氣片?” 吳成光撓了撓頭,不好意思的憨笑道:“還不是因為財政緊張,煤炭太貴,這些平房全都安裝的話,一個冬天算下來要不少錢的。” 厲元朗感觸頗深,喝了一口熱茶嘆息道:“同志們辛苦了,在這種艱苦環境下,還能夠堅守崗位,為廣大農民服務。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對你們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由衷的感謝和佩服。” 吳成光連連擺手說:“實在承受不起,這是我們的本職工作,應當應分的。” 聊了一會兒,吳成光便提議,請各位領導去食堂吃飯。 食堂和會議室在一排平房的最東側,大家步行沒多遠就到了。 當厲元朗等人走進食堂,一股熱浪撲面而來。 可是在厲元朗站住后定睛觀瞧,不禁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住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