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無渡離開后,林卻走到博古架后頭,把腿麻的李暮拉了起來,好笑地捏了捏李暮通紅的耳朵,問她:“晚上還去倚仙樓嗎?” 年前他們就商量過,提前包下正月十六的倚仙樓,不帶棲梧晏安他們,就他們夫妻倆,去看花燈。 李暮怕人,又實在想要看一看上元節的熱鬧景象,想著在樓上看看應當比在人群里要好受一些,所以格外期待,當然不會因為身子酸軟就改變主意。 怕夜里人多馬車不好走,傍晚的時候兩人就乘著馬車到了倚仙樓,低調地從后門進去,登上了倚仙樓的最高層。 隨行的侍衛嬤嬤丫鬟等也給備了幾桌沒有酒的佳肴,在樓下吃,林卻李暮這一層就剩下幾個人在樓梯和對面的屋子里候著,李暮聽說他們都排好了時間,能輪流下去,也能到街上逛逛。 天色越來越暗,李暮起先并不敢湊到窗戶邊,也是她大意,沒想到在他們來之前倚仙樓就先把燈一盞盞點上了,用花燈點綴的華美酒樓,哪個人路過了不會抬頭看一眼,尤其對面也是酒樓,二層還沒有墻窗,只有圍欄和屋頂,好幾桌的人,但凡有熱鬧路過,圍欄邊必定聚滿了人,稍微一抬頭就能看見他們這邊,李暮光想想就頭皮發麻。 “要不,把燈熄了?”李暮說。 林卻依言給李暮熄了燈,李暮總算敢仗著夜色掩護趴到窗邊去看。 熄燈時外頭的侍衛還來問了一問,聽林卻說無事,并按照吩咐把這一層其他幾間屋子的燈和下一層屋子的燈也熄了幾盞,才繼續在外頭守著。 上元節從正月十三開始解除宵禁,正月十七恢復宵禁,今天是正月十六,可熱鬧半點不比前幾日差,街上往來行人絡繹不絕,游龍燈的隊伍敲鑼打鼓,街道兩旁除了熱鬧的店鋪,還有掛滿了各色精巧花燈的燈架。 時不時還能瞧見有幾個孩子趕著滾燈跑過去,也有賣貨郎推著滿車的花燈叫賣,再遠一些的街上,還能遙遙望見彩燈堆砌的鰲山,鰲山周圍聚滿了看燈歡鬧的人群。 除了燈,街上還有許多吃的玩的。 叫人幫忙下去買,不一會兒李暮手邊就多了一包熱乎乎的栗子,手里還拿上了糖葫蘆,并把一個兇巴巴的面具往林卻臉上戴。 或許是喝了點酒,又或者是氣氛太好讓每一個置身其中的人都變得歡脫雀躍起來,李暮看著林卻臉上的面具,發出了愉悅的笑聲。 林卻把李暮抱進懷里,摘了面具,去吃李暮手上的糖葫蘆,碎裂的糖渣沾到林卻下巴上,李暮伸手拈下來,沒過腦子就送到了自己嘴里,吃完才反應過來,又想起他們這會還在窗戶邊,趕緊從林卻懷里離開。 這回輪到林卻笑了,還故意問她:“甜嗎?” 李暮一本正經:“糖當然是甜的。” 他們又看了一陣才回去,依舊是走的后門,上馬車時林卻扶了她一下,出門前新換的指機撞上了林卻無名指上還戴著的指環,叫李暮想起了一些少兒不宜的畫面。 李暮下意識去看林卻,正對上林卻的目光,不用開口李暮就能確定,林卻也和自己想到了一樣的事情。 這種默契真的很沒必要啊,李暮心想,卻也不能否認,自己是有些……食髓知味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