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天下第一,融氣不成-《機戰星空》
第(1/3)頁
企聯盟自上到下惶惶不安時,米源很開心。
他上午去青云武館當了首席吃瓜群眾,下午又參加了武盛地區軍迷圈子里的聚會。
里面牛人大能不少,很是漲了些見識。
不過單論機械方面的水平,他覺得還是自己的好兄弟江云高。
嗯,足足甩他們兩條街,不過咱們習慣性低調罷了。
那個牛皮哄哄的蠢家伙,水平也算有那么點,可就是看不得他那種自己絕對正確的口氣。
標準的癩蛤蟆打哈欠——口氣大。
那家伙一口咬定,說什么高于6米的人型裝備都沒戲,恰好米源和江云的觀點一致,認為人型裝備的研發使用肯定遲早的事。
兩人就為這事吵起來的。
動力外骨骼和動力盔甲不用說,都是穿在人體外面,最高不過2米多。
現在藍星各國軍隊列裝的主力機動戰甲(俗稱“機甲”),高度不過3-6米,噸位不超過30噸,防護和火力都不錯,但是機動性還是差點意思。
想再造高大一點,動力就跟不上了。
而那家伙的理論依據就是目前沒有功率足夠大的動力源,所以6米以上的機甲肯定沒戲。
米源清楚記得江云和自己聊過,可控核聚變工業化已經成功兩年了,如果能夠把相關的技術攻關轉移到核裂變微型化和防輻射方面,很可能在5到10年時間達成目標。
甚至不遠的將來,微型核聚變反應爐都能實現,機甲用上就更厲害了。
這樣,也就有了充足的功率,足夠支持30噸以上的機甲進行半小時以上的戰斗和機動。
如果不考慮機械材料本身的結構強度,即便是100噸的機甲也能造出來,當然,100噸的機體高度至少20多米,實用性有待商榷。
目標太大了,高成本高風險但低收益,有這技術和資源,多造幾架小點的更劃算,打仗用這種裝備就是嫌錢多。
道理米源都懂,可是他講不清楚,場面上還是被那家伙占優,把自己氣得夠嗆。
早知道該拖著江云一起來的。
正當米源辯不過他時,大廳光屏上開始播放政事院新聞公告。
不論是光屏還是虛擬現實社區,全平臺同步發布的新聞公告。
公告解釋了凌晨天光的緣由,提醒全體公民關注自己和家人健康數據并發布氣象災害黃級響應。
公告的重頭是次級戰爭動員令,也就是為了應對可能發生的大規模戰爭。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为县|
勃利县|
惠东县|
胶州市|
会东县|
左贡县|
铁岭市|
上饶市|
遵义市|
永宁县|
中超|
苗栗市|
开化县|
菏泽市|
治多县|
通榆县|
张掖市|
陆良县|
万山特区|
庆城县|
万载县|
清苑县|
乌兰察布市|
招远市|
宜宾市|
邓州市|
绥宁县|
北辰区|
冀州市|
绥滨县|
镇巴县|
精河县|
樟树市|
武城县|
辛集市|
巧家县|
东阿县|
察隅县|
长沙县|
上犹县|
大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