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左相以我等后世子孫之福,換來丞相之位,汝不見商君乎?” 李斯眼中厲色一閃,道:“斯只見,秦歷代皆行商君法。秦孝先公在世之日,無人敢于商君說話言重。” “左相教得好,久聞左相勤勉政務,為廷尉時廷尉府大大小小之事,皆能一言而決。日后丞相府之事,便由左相處理之。” “長者所求,斯不敢辭耳。” “今日綰身體不適,休沐一日,左相辛苦些。” “右相年歲已高,身體不適可要重視,可多休沐幾日。” “……綰確實應休息了。” 王綰從丞相府走出,沿著道路靜靜地往家走。他走的很慢,很慢,比平常他走路的速度要慢上許多——他不舍得走。 這一次,他走了,便再也回不來了。 但他終究是一直在走,沒有停留。 王綰低著頭,一次回頭也沒有回頭…… “右相這是歸家?” 忽有一聲音在王綰身前響起,王綰抬頭一看,有些詫異。 趙高怎會在此? 他再看趙高手中拿著竹簡,一下便明了了。 陛下何以如此之急?薄情至此…… 王綰內心苦笑,面上卻道:“綰身體不適,今日休沐,趙車府令有事可尋,左相。” 趙高心思活泛,一看便知王綰心中所想。 他揚了揚手中竹簡,笑著道:“今日這圣旨,右相宜聽之。” 王綰這次不再只是內心苦笑,他的臉上也是苦笑,道:“非要如此?” 趙高點點頭,道:“右相之疾再重,也不急在一時,連接圣旨的時間也沒有罷。” “……可。” 王綰轉身,隨著趙高,又回到了丞相府。 李斯迎出,聽說有圣旨,急忙尋了一個開闊房屋,點上幾根明晃晃的蠟燭。 此時,天剛蒙蒙亮。 趙高入內,他的前方站著腰背盡量挺直的王綰和腰背特意微躬的李斯。 “圣旨到。” “臣王綰接旨。” “臣李斯接旨。”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朕再三思考,諸公皆為于秦有大功者,不封土不足以……諸公封地大亂之可能。” 念完圣旨上內容,趙高收起圣旨,看著呆愣愣的兩人,笑著道:“左相,右相,不接旨乎?” 李斯腦中還在想著陛下怎又改變主意,行了長安君的策略。 被趙高一提醒,很快反應過來,急忙道:“臣李斯接旨!” 王綰腦中想著陛下明明在朝堂上說了郡縣制,再無封地,怎又會與我等封土? 被趙高一提醒,還是沒反應過來,有些遲滯地道:“此圣旨,真為陛下所寫?” 趙高心里默念一句:……不是,長安君寫的。 手上把卷起來的竹簡又攤開,給王綰看了看那以和氏璧所做玉璽蓋上的“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的大印。 “右相,這回可信?小子要你來聽旨,可對?” “綰……多謝趙車府令……” 王綰伸出蒼老雙手,那雙皮膚褶皺滿是皺紋的手顫抖著,摸著那“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老淚縱橫。 陛下未有忘記老朽,老朽等到了…… 他本來以為已經失去的,一輩子的謀劃,在他萬念俱灰不抱希望的時候,突兀地實現了…… 噗通~ 這位大秦右丞相跪倒在地,面向咸陽城方向,嚎啕大哭。 一邊哭,一邊喊著。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這一日,天還未亮。 咸陽各大官署盡皆沸騰。 有喜極而泣者,有興高采烈者,有雀躍不已者,有過于激動暈厥而去者…… 一聲聲比咸陽宮那持續一刻鐘還虔誠的“陛下圣明”,叫醒了天邊的太陽。 溫暖,和煦的陽光灑落。 咸陽城開始了新的一天。 大秦,也開始了新的一天,全新的一天。 歷史的車輪被一顆小石子絆到,歪扭著稍稍偏離了原本的軌跡。 而做出此事的人,嬴成蟜,此刻正在蓋聶的帶領下又入咸陽宮。 嬴成蟜一邊走,一邊跟十萬個為什么似的,不斷問問題。 “皇兄怎么這么快就醒了?” “不知道。” “圣旨發出去了沒?” “不知道。” “蓋聶!你有了新人忘舊人是不是?” “是。”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