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司農立馬抬起手狠狠地打了自己十幾巴掌。他的一張臉瞬間紅腫了起來,他顫顫巍巍地向皇帝賠罪:“臣識人不清,求皇上降罪。” 皇帝右手的食指輕輕敲打著龍椅的扶手,發出咚咚咚的聲音。 這一聲聲“咚咚”的聲響在安靜的朝堂上顯得特別大聲。跪在地上的大臣們只覺得皇帝不是在敲龍椅的扶手,而是在敲打他們的心。 大臣們的面前都有一灘汗水。他們額頭上。面上、脖子上的冷汗一滴一滴地滴落在地上。不少人嚇得都無聲地哭了起來。 “張南是你的學生,你說你沒貪墨,你覺得大家會相信嗎?” “皇上,臣真的沒有貪墨……”大司農哭著說道,“臣……臣求皇上讓劉太師查臣,以還臣的清白。” “既然你這么要求了,那朕就成全你。” “臣謝隆恩。” “劉太師,大司農所有人都交給你查。” “是,皇上。” 皇帝嘴角忽然揚起一抹冰冷的笑容:“朕不管你用什么手段,朕想知道他們這些年貪污受賄了多少,還有朕還想知道有多少人參與。” 劉太師神色凝肅地說道:“皇上放心,臣一定會竭盡全力徹查此事。” 跪在地上的大臣聽到皇帝說不管用什么手段調查時,他們嚇得差點癱軟在地上。 皇帝看了一眼代王,一臉深意地說道:“先查張南貪墨一事,至于其他事情,以后再查。” 皇帝這話讓在場所有大臣的心都提了起來。 “當然,如果有人主動自首,朕可以輕饒。”皇帝笑著說,“如果有人最后被劉太師調查出來貪污受賄了,那么會有什么樣的后果,你們心里應該清楚。” “咕咚”,不少大臣嚇得直吞口水。 “哦對了,你們別以為自己貪污的少就不會有事,也不要以為你們貪污的人多,就以為法不責眾。”皇帝說到這里,勾起嘴角發出一聲冷笑,“法不責眾在朕這里行不通。如果你們全都參與貪墨一事,朕絕不會手下留情,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 天下想當官的人多的是,殺了一千個當官的,就會有新的官員頂上。 “劉太師,朕沒有什么耐心,就給你三天的時間徹查此事。” “臣遵旨。”三天對劉太師來說夠了。 皇帝看向孫奎,下令道:“去叫禁衛軍拿板子來。” “是,皇上。”孫奎臨走前,深深憐憫地看了一眼方才爭吵的大臣們。 聽到皇帝叫拿板子,大臣們心頭頓時浮起不祥的預感。 片刻后,孫奎返回到朝堂。 “皇上,已經準備好了。” 皇帝看了一眼跪在下面的大臣們,揮了揮手說:“把方才爭吵的人拉出去,各大二十大板。” 果然! “太子和代王三十大板。” 太子殿下和代王殿下沒想到他們也會被打。他們不敢求情,反而還要謝謝皇帝。 禁衛軍們走進朝堂,在孫奎的指揮下,拖走方才在朝堂上爭吵的大臣們。 這些大臣們早就被皇帝嚇得腿軟,如今得知自己又要挨板子,一個個猶如死尸一般被拖了出去。 他們被禁衛軍按在地上,一邊挨打,一邊大聲地說:“謝皇上!” 太子殿下和代王殿下他們在大臣們的前面。他們沒有特殊權利地趴在板凳上,和大臣們一樣乖乖地趴在地上。 禁衛軍們一視同仁,打太子殿下和代王殿下跟打大臣們的力度一樣,不輕但是也不是很重。 如果把他們的屁股全都打爛了,明天他們就不能來上朝,到時候朝堂之事就沒有人處理。 孫奎特意交代禁衛軍們不要打的太重,但是必須把他們的屁股打腫,不然這些大臣不會長記性。 皇帝帶著何相他們這群沒有吵架的大臣,看好戲般地看著太子和代王他們挨打。 沈虎他們四個看大臣們挨打,只覺得十分痛快和好玩。如果不是皇帝在跟前,他們恨不得鼓掌。 皇帝在看,挨打的大臣們可不敢發出痛苦的叫聲。不止如此,他們還得露出笑容感謝皇帝。 孫奎見挨打的大臣們一個個露出比哭還要難看的笑容,在心里樂翻天了,差點沒忍住笑了出來。 皇帝看了一會兒就離開了。沈虎他們沒有離開,而是在一旁繼續幸災樂禍地看著。皇帝不在了,他們就肆無忌憚地笑了出來,嘲笑的非常大聲,絲毫不給這些挨打人的面子。 太子殿下和代王殿下的臉漲得通紅,他們一副羞愧的恨不得找地縫鉆進去。 大臣們只打二十大板,但是太子殿下和代王殿下打三十大板,太子殿下和代王殿下沒打完,他們不能爬起身。 等太子殿下和代王殿下打完三十大板,大臣們這才敢起身。 沈虎他們看到大臣們一個個撅著屁股,歪歪扭扭的走著路,再次大笑了起來。 御書房里,劉太師跟何相在向皇帝稟告大司農丞貪墨一事。 張南貪污受賄一事,劉太師他們早就知道,并且早就跟皇帝說了。皇帝一直沒有動張南,是想放長線釣大魚,但是沒想到今天卻被某個大臣說了出來。 某個大臣上奏了,不能當做什么事情沒有發生,皇帝只能下令調查此事。 “張南是太子殿下的人。”劉太師非常直接地提醒皇帝。 皇帝自然知道劉太師是什么意思。他沉著臉沒有說話。 何相說道:“現在還不是時候動鎮國公,查張南不能查到鎮國公身上。” 劉太師嗤笑一聲道:“以鎮國公的精明,即使我們查到他的頭上,也沒有任何證據。” 何相略微思索了下說:“皇上,臣覺得暫時還是不要打草驚蛇比較好。” 皇帝輕挑了下眉頭說:“老何,你的意思是不查太子和鎮國公?” 何相道:“正如劉太師所言,鎮國公不會留下把柄讓我們查的。” “皇上,查張南很好查,但是查太子和鎮國公就沒有那么好查了。”劉太師直言不諱道,“您當初明知道張南貪墨,但是卻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就是為了釣出鎮國公這條大魚么。” “是啊,可惜這條大魚太狡猾,遲遲不上鉤。”皇帝雙手交叉托著下巴說,“既如此,那就不要打草驚蛇,查張南和跟他勾結的人就可,讓朕看看有多少人參與了此事。” 劉太師直言道:“肯定不少。” “你說他們會主動向你自首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