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金陵城,宋家。 景王和宋青云一邊飲酒,一邊下棋。 此時,窗外正下著大雨,雨水滴落院里的芭蕉葉上,發出滴答滴答的聲響,在這安靜的雨夜里不僅不吵鬧,反而別有意境。 宋青云落子后,抬眸看向坐在對面的景王。 “殿下,楚王殿下的尸身一直沒有找到,只怕不會讓京城那邊相信。” 景王把玩著手中的棋子,沒有急著落下。他勾起嘴角,玩味地一笑:“你覺得找不找到楚王的尸身真的有那么重要嗎?” 宋青云微微怔了怔,面上露出一抹微愕的神色。 “殿下,您的意思是找不到楚王的尸身并不重要?” “楚王已死的消息已經傳回京城,相信的人,自然會相信。不會相信的,自然不會相信。” 景王的這句話說的宋青云有些糊涂。他面露茫然地問道:“殿下,這是相不相信的事情么,活要見人,死要見尸。其他人不說,太子和鎮國公他們沒有見到楚王的尸首,他們會相信楚王遇刺身亡了嗎?” “太子那個蠢人肯定相信,至于我那個好舅舅肯定不會相信。”提到太子,景王的眼里毫不掩飾地露出輕蔑的神色,“太子那個蠢人巴不得楚王死,他聽到楚王遇刺身亡的消息,只會非常高興。”不得不說景王非常了解太子的性子。 “太子相信楚王遇刺身亡沒有什么用,鎮國公相信才有用。”宋青云也沒有把太子放在眼里,但是鎮國公不得不防。“殿下,我的意思是我們得找到楚王的尸首,然后送回京城,讓所有人都認定楚王已身亡。” 景王聞言,輕輕揚了揚眉梢,“你是想用假的尸首冒充楚王的尸體?” 宋青云微微頷首:“沒錯,要讓京城那邊見到楚王的尸體,這樣鎮國公他們才會徹底相信楚王真的死了。” “你以為本王沒想過嗎?” 宋青云見景王一副不以為意的模樣,面露不解地問道:“殿下,您覺得這招不行?” “當然不行,如果我們真的用一個假的尸體去冒充楚王的尸首,不僅行不通,反而會適得其反。”景王落下手中的棋子,接著一臉深意地對宋青云說,“找不到楚王的下落才是最好的,才會讓我那個好舅舅心神不寧。” 宋青云不太明白景王的意思,“殿下,楚王死了,不是反而對很多人來說有利嗎?” “那要看死在什么時候,楚王不能在這個時候死,明白嗎?” 宋青云不明白景王的意思,“請殿下賜教。” 景王沒有直接告訴宋青云是何緣由,而是反問道:“本王明明可以向京城那邊稟告說楚王已死,可是本王卻說楚王身受重傷沉江,并下落不明,為的是什么?” 宋青云想了想說:“因為我們沒有找到楚王的尸體,不能確定楚王是不是真的死了。” 景王無奈地看了一眼宋青云,“你想事情還真是單純。” “請殿下指點。”宋青云親自給景王倒了一杯酒。 景王端起酒杯,低下頭優雅地喝了幾口,旋即不急不慢地說道:“楚王去彭城是為了什么?” 宋青云毫不遲疑地答道:“為了調查偷銅一事。” “偷銅一事的幕后主使是誰?” “太子和鎮國公。”朝中的大臣都知道偷銅一事的幕后主使是太子他們,雖然沒有任何證據,但是所有人都是這么認為。 “楚王從彭城離開,代表著他已經查到偷銅一事的真相,你覺得他要是在這個時候死了,是好事嗎?” 聽到這里,宋青云終于明白過來了,但是他還是有些不懂。 “楚王死了對太子他們來說是好事啊。” “楚王死了,意味著偷銅一事的真相即將埋沒,這對代王和宣平侯來說,可不是好事。”景王沒有直接回應宋青云之前的話,自顧自地說道,“偷銅一事可是拉太子下臺的好機會,代王他們是絕對不會錯過的。” “您的意思,不管楚王是真的死了,還是假的死了,代王他們都會利用楚王身亡一事,撕咬太子。”宋青云一臉恍然道,“如果楚王真的死了,代王他們直接說是太子他們派人殺了楚王。如果楚王沒死,到時候楚王會帶著偷銅一事的證據回京,到時候太子他們百口莫辯。” “你少說了一件事情。”景王拿起一顆棋子,用大拇指彈起,接著伸手接住,“李家。” 宋青云猛地瞪大雙眼,接著面上露出敬佩的神色。 “殿下,您這一招真是高啊。”難怪殿下剛剛說楚王死沒死,真的沒有那么重要。 “李家會配合本王傳回京的消息,認定楚王出事了。”景王揚起嘴角,意味深長地一笑,“即使沒有證據證明是太子所為,但是所有人都會認為是太子他們做的。李家的背后有天下大半的讀書人支持,他們要是認為太子殺害了楚王,你覺得會有什么樣的后果?” “殿下,您為什么這么肯定李家會配合您?”這是宋青云不理解的地方。 景王給自己倒了一杯酒,優哉游哉地喝著。過了一會兒,他才開口問道:“你覺得李家會認為楚王已死的事實嗎?” “李家應該不相信吧。”活要見人,死要見尸。在沒有見到楚王的尸體前,李家肯定不會相信楚王已遇刺身亡的消息。 “既然李家不相信,為什么他們要配合本王呢?” “是為了對付太子和鎮國公他們?” “不是,是為了讓楚王平安回京。” 宋青云一臉訝異,旋即心服口服地說道:“原來如此,殿下真是高明。” “本王要是沒有猜錯的話,楚王已經找到了所有證據,并且在回京的途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