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話之色憤怒的道:“我都到這兒來了,還能騙人不成?就是那沈氏。我們是金溝村兒的人,都是老實(shí)本分的農(nóng)民。那沈氏買了我們村前面兒姜老爺家的茶山,以前茶山是姜老爺家的時候,因我們村的人老實(shí)勤快,故而都請了我們村的人打理茶山。” “哪知道,沈氏買了茶山后,我們金溝村的人一個都沒有請,全請了茶山另一頭的銀溝村的人。我們村兒的人,以前就靠著打理茶山,賺上幾個錢,給家里添些油鹽粗布。” 說話那人,將他們金溝村的人說得好不可憐,圍觀百姓不免動了惻隱之心。 “不是說這沈東家買了茶山后,會在茶山附近的村落招人嗎?按理說既然是有兩個村子,那應(yīng)該是一個村兒招一半呀!” “就是,這金溝村的人,以前又是打理茶山的,應(yīng)該更熟悉茶山,知道如何侍弄茶樹,咋就一個都不招呢!” “說不定是銀溝村的人,許了招人的人好處,所以才會只招銀溝村的。”圍觀百姓紛紛猜測。 “我們也是這樣想的。”那人又道,“怕那沈東家是被下頭的人給糊弄了,家中有窮,實(shí)在是想繼續(xù)在茶山做工,全村的人便都上了茶山,想要見見那沈東家,問上一問。可那沈東家來了后,好威風(fēng),說我們是在鬧事兒,直接讓銀溝村的人和她帶來的家丁,將我們打下茶山。還給動手人的人,一人十兩銀子呢!” “這也太過分了吧!這不是買兇傷人嗎?”有那年輕氣盛的兒郎義憤填膺地說道。 “就是啊!連老人孩子多不放過呢!” 跪著的人中,有老人和孩子,臉上也有青紫。 世人皆同情弱者,也更愿意相信弱者之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