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蕭沉韞瞥了眼磕頭認(rèn)錯的周御史,目光清正堅定:“本王身上每一道傷,既是戰(zhàn)績,也是證明。” 那些企圖污蔑他通敵叛國之人,其心可誅。 這是蕭沉韞這輩子寧死不屈也不會承認(rèn)的罪名。 臺下大臣紛紛自行慚愧,龍椅上的蕭睦也有些做不出,臉色有些復(fù)雜:“嗯……攝政王之忠誠,天地可鑒。朕也是受人誤導(dǎo),攝政王不要往心里去。” “陛下猜忌臣,疑臣不忠,臣深表遺憾。既然如此……”蕭沉韞話語一頓,卸下腰間攝政王官牌,雙手敬呈放在桌上,冷呵一聲,淡然道: “臣愿辭去攝政王官職,賦閑在家,娶妻生子,做一個閑散之人,此后不再過問朝堂之事。” 話罷,蕭沉韞在眾臣詫異、震驚的目光中,一步步走出金鑾殿。 “慢、慢著!”蕭睦豁然站起身,心里暗叫糟糕,喊道,“此事純屬誤解,攝政王你不要介懷——” “臣弟沒有介懷。”蕭沉韞面無表情地淡淡道,“臣只想卸官歸家罷了。” 這次,蕭沉韞不再有任何停留,直接走出了乾清宮。 他離開的背景過于堅決,御史臺和錦衣衛(wèi)的人都有些心情復(fù)雜…… 周御史接到密函,有人言辭鑿鑿地檢舉攝政王通敵叛國、行巫蠱之術(shù),擔(dān)任百官監(jiān)察之職的周御史又將此事稟給了蕭瑜。 蕭瑜聯(lián)合三司,聲勢浩大地圍了攝政王府,風(fēng)聲走露之快,只怕文武百官都知道了! 很快,天下百姓也會知道,是蕭瑜、周御史、錦衣衛(wèi)拿著莫須有的‘證據(jù)’,去捉拿攝政王,寒了蕭沉韞的心,所以他才會辭官。 蕭沉韞勤政愛民,被百姓奉為戰(zhàn)神、保護(hù)神,頗得民心。 百姓們又怎能看著自己愛戴的戰(zhàn)神,遭此誤解?必然引起民憤,從而怪罪蕭瑜等人。 是他們,逼走了一個為國為民的好官。 蕭睦臉色鐵青,凝視著宮門方向,氣的胡須微微顫動。 蕭沉韞嘴上自請辭官,卻沒有上交兵權(quán)。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