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嗯,我探了上面的口風,我們村這一片的土地,你需要多大,都可以商量。但是,這占了地,你得負責解決這些人的工作問題。”羅長壽說。 這也是后來大規模的征地農轉非。 因為搞開發,各地都在先后上馬各種開發區,建工廠、開發房地產,不少農民的土地被征用。 為了平衡,就要幫著解決這些農民的戶口問題,把他們的戶籍,從農業,變為非農業。 畢竟,農民就是種莊稼的,這把人家的土地給征收了,都無地可耕種,還讓人家當哪門子的農民? 除了戶籍給解決外,還得安置工作,解決人家的就業問題,解決人家吃飯的問題。 甚至,占了房屋的,還得拆遷還房。 可以說,這中間,牽扯著的事情,也有點多。 但現在搞開發有一個好處,因為國情在這兒,現在搞征地,成本很低。 大家還是很向往城市,大家都想有個城市戶口。 有了城市戶口,意味著可以吃上商品糧,擺脫在農村一輩子種莊稼的命運。 這在八九十年代,許多人,甚至會花上幾千塊、甚至上萬塊錢,把戶口賣出去。 所以,相信一說征地,可以農轉非,許多人都會贊同,不需要多動員。 再說,現在征地,大家都沒經驗,沒有前面的模式可以參考,只要適當的給些補助,這些人,還是非常樂意被占地的,不會象后世那樣,動不動獅子大開口,要多少的拆遷款,要多少套房子的補貼。 徐二龍記得上一世,他們那兒開發,就是九十年代初期。 除了土地被征收,連同房子也被拆遷了。 每個拆遷的人,舊房都是按著極低的價格給算的拆遷款,每人有十五平方米的住房優惠,每個平方按一百八的價格購買,超過十五個平方米的,按二百二一個平方算。再超過三十個平方后,就按三百塊錢的價格算。 就算如此,許多人家,也放棄多的住房,只要一套房子。 畢竟舊房拆遷的時候,那些舊房評估也值了不幾個錢。 許多人家,明明可以分兩套三套房的,但因為要補的房款太多,而寧愿放棄一套房子。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