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以后老了退休了,兒子還是得從頭再奮斗,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公孫敖嘿嘿一笑,說道:“大司馬應該看得出來,新帝對李顯的想法十分復雜,不想除掉,因為以后還有難搞的事兒,需要他來辦,又不想封公,太傅都不想給,因為李顯在內閣,就沒有皇帝什么事兒。” “這倒是,我們內閣七個人加起來,也未必搞得過他啊,這小子不僅詩詞歌賦厲害,發明的馬蹄鐵,已經傳到北夷,匈奴,北羅剎,樓蘭,土藩,甚至說是大月氏都在重金求圖紙和鐵匠打造。” 要說大司馬霍光武生平最服氣的人,只有兩個半。 第一個便是武帝,開創武朝,軍事天才。 第二個便是李顯,年少有為,多智近妖,可以說武烈的皇冠,基本上就是李顯一手給他戴上的。 最后那半個,便是公孫敖老狐貍了。 聰明也聰明,還是裝糊涂的高手,雖然干正經事比李顯差十萬八千里,但在朝堂上,沒人能比他更懂皇帝心思。 公孫敖也認可地說:“沒有錯,李顯的確是曠古爍今,文理皆通的奇才,可又有什么用呢,哪個皇帝希望自己顯得那么蠢呢,哪個皇帝希望臣子功勞高過自己,導致權力被架空呢。” “所以李顯逛醉月樓,只是為了保命,故意而為之?”大司馬問。 “沒錯,他功高給點賞銀就打發了,天天逛醉月樓都行,哪天需要的時候拿來用用便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