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第一輛馬拉貨車-《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第(3/3)頁
在護衛所的威望就無法相比。
朱高熾見朱棣態度這么嚴厲,也就沒有繼續勉強,而是在心里暗中謀劃。
……
道路修建的進度慢,但是當有的道路修建好了,往地基上鋪設鐵道的速度反而很快。
車廂也由中華重工的工匠制作。
關于采用何種方式,需要朱高熾來決定。
這些都需要他整理自己的思路,又翻開了本子,不停的在上面寫寫畫畫。
鐵道,肯定是要用四輪馬車的。
四輪馬車的載重量,平穩性是高于二輪馬車的,明朝工開物也記載了四輪馬車拉貨。
但是中國古代大多使用的是二輪馬車,
因為中國的確沒有發明出四輪馬車轉向問題,可原因不只是這一個。
很多人抓住這一點,以此證明中國古代有史以來,就落后于西方。
中國四大發明是假的,并不是中國傳播出去的。
這些言論的誕生,原因很簡單。
例如煙草。
日本學者咬死是西班牙人傳入呂宋,呂宋傳入大員,大員傳入福建。
李氏朝鮮有明確的史料記載,西方傳入日本,日本傳入朝鮮,朝鮮傳入大明奴兒干,先后在女真與草原獲得上層的喜愛,然后在大清朝傳遍全國。
并且有大量的實證。
例如草原明代順義王,也就是俺答汗時期的古城遺址美岱召靈覺寺大雄寶殿內壁畫中人物吸煙。
時間,地點,人物,脈絡等等,都證明了朝鮮史料記載是正確的。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國界。
史學家同樣如此,自然是帶有立場的。
就跟西方學者咬死美洲土著主要死于瘟疫一樣的道理。
心在哪邊,自然為哪邊話。
不提國內的觀點,英國現代杰出科學家、史學家李約瑟在其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指出。
中國封建社會的科技發展到宋代,已經呈現巔峰狀態,在許多方面實際上已經超過十八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前的英國或歐洲的水平。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中的三項雕版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都是在宋朝完善、成熟并逐漸走向世界的。
怎么走向世界?
蒙古把工匠和實物帶去了阿拉伯,例如宋朝發明的突火槍技術。
阿拉伯地區回頭再和西方的長期戰爭中,又傳入西方,西方后來在突火槍的基礎上,制作出了火門槍。
凡此種種,四輪馬車的轉向技術,在中國古代并不是難題。
沒那么神圣。
歐洲的四輪馬車,后輪是固定的,而在前輪的中間,設一個能夠自由旋轉的軸,這樣前輪就能自由的轉向了。
這是思路問題,的確是沒想到,跟技術不相干。
中國對二輪車的需求,高于四輪馬車。
后世沒有技術問題,七八十年代的農村仍然流行二輪馬車,而不是四輪馬車。
朱高熾敲定了方向,信心十足。
鐵道適合四輪馬車。
不久后,一段先修好的主干線鐵道上,試行了運煤的馬拉貨車,并且嘗試了各種方式。
在鐵道上,一匹馬拉的貨車,載重量為八噸,兩匹馬可以達到十五噸。
在橡膠輪胎沒有出現的情況下,引起了人們的震驚。dengbi.net dmxsw.com qqxsw.com yifan.netshuyue.net epzw.net qqwxw.com xsguan.comxs007.com zhuike.net readw.com 23z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