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蜂窩煤作坊,和這些賣蜂窩煤的工人,采取四六分成,工人們得四,作坊得六?!? “這家蜂窩煤作坊的銷量,是另外五家之和?!? “此人有些本事,也有魄力。” 四六成可不少了。 作坊還有原料,工饒成本,也就是東家掙得比賣蜂窩煤的工人還要少。 蜂窩煤因為最開始朱高熾的原因,早就定為和薪柴一樣的民生行業。 明朝對民生行業的態度,是不怎么管的。 例如北平,也就是未來的順府。 當林木用盡的時候,朝廷反應過來,要開始插手煤炭業的時候,才發現整個順府,百余座煤窯,只有一家官窯。 而且這家官窯并不面向市場,只為各衙門皇宮提供煤炭,由官府組織徭役,每年定期生產。 所以對于用工,在大明并不是問題。 這種作坊也吸收了大量的隱戶。 又沒有田,又不是匠籍和軍籍,自然不在官府的統計之中,反倒是江淮的紡織業,因為太過耀眼,倒是處于官府的半管控下。 “伱下個帖子,請這些作坊東家來工廠一趟?!? “你出面和他們開個會。” “開什么會?”高珍詢問道。 “既然想增加規模,肯定是有野心的,他們有成熟的技術,熟練的經驗,也有了一定的本錢。” “不知道他們中,有沒有膽子再大些,愿意去開拓新的巨大的市場。” 蜂窩煤是壟斷不聊。 雖然市場大,但也是直接面向百姓的生意。 蜂窩煤的技術門檻低,太過低廉的價格,以及它的模式,哪怕在一個州府,也必須要分散各方。 注定了競爭激烈。 這種較為分散,形成不了集中生產,競爭激烈,利潤又不豐的行業,不適合王府掌控。 蒸汽機廠,焦炭煉制廠,冶鐵廠這些就不同了。 技術門檻高,開設資本大,對社會關系又一定的要求,所以朱高熾要壟斷。 煤炭業其實也該掌控。 但是煤炭業開礦風險性太高,特別是大明朝,安全方面實在是力有未逮。 所以朱高熾要換一種模式掌控,也就是正在計劃的協會模式,把風險轉嫁給商人,而王府只需要看顧礦工們的利益,才是最好的手段。 高珍明白了王爺的意思。 一邊讓人去下帖子,一邊整理會議章程。 朱高熾打回了數次,讓重新修改,在會議的前一,才算通過了高珍的想法。 六十余家蜂窩煤的老板們,忐忑的來到中華重工。 工廠的規模,讓他們更不好意思起來。 他們才多大的盤子,怎么當得起中華重工請他們來,看上去不夠格,也沒有人有底氣。 唯獨一個短須圓眼的中年人,頗為關心的問了接待人員不少的問題。 打聽是貴饒意思,還是只是中華重工外柜的主意。 得知組織人雖然是高珍掌柜,但的確是貴饒想法后,那名中年人眼神一亮。dengbi.net dmxsw.com qqxsw.com yifan.netshuyue.net epzw.net qqwxw.com xsguan.comxs007.com zhuike.net readw.com 23z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