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入會的標準,工人規(guī)模在十人以上。” …… 不少的人松了口氣,他們可沒有招外面的人,其中有名年輕人,膚色黝黑,一臉的失落。 他們家是最開始做蜂窩煤的,但是父親一直不同意從外面招人,生怕被別人學去了,也怕惹麻煩。 蜂窩煤市場越來越大,可他們仍然是一家三口,每就兩車。 既要生產,又要拉去城中販賣,產量永遠都是那么多,逐漸成為伶底的存在。 父親反而樂在其中,高興家里竟然有活錢了。 年輕人咬著牙,這次回去,無論如何也要服父親,必須招工,必須擴大規(guī)模。 也有人同樣開心起來。 例如郭東家,臉上控制不住的喜悅涌出。 雖然不是直接掛在貴人名下,但是掛在中華重工名下,也沒有太大的區(qū)別。 在他看來,勞什子蜂窩煤商會,就是要被貴人收編的意思。 收編多好啊,他就有了跟腳。 許多擔憂的事就敢繼續(xù)干下去。 “蜂窩煤商會的宗旨,是協(xié)助商家拓展商路,歸納生意上的難題,向官府提出訴求。” “讓蜂窩煤行業(yè),成為利民利國,實現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盈利,為蜂窩煤作坊主,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 “同時,也要把蜂窩煤行業(yè)引入良性正軌,消除一些隱患,例如用工來源上的問題。” …… 在會場休息的時候。 王管事身邊圍了八九名蜂窩煤作坊主,他們不停的詢問一些具體的事務。 更多的蜂窩煤作坊主,老老實實的呆在原來的位置上,并不關心旁的事情。 在他們看來,他們沒有資格加入商會,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如果能早點離開就更好了。 如果不是因為蜂窩煤技術屬于中華重工,以及顧慮貴饒身份,許多人不會來,一時間就這么浪費了,多耽誤活計。 “對于是否加入商會,并不做強制的要求,但是如果加入商會,會有具體的章程,而且加入有條件,退出也有條件,并不是想進就進,想離開就離開。” 王管事把丑話在前頭。 有人遲疑,有人高興,竟然主動道:“有要求才好,有要求,才明重視。” 其余人恍然大悟。 “我希望大家都加入進來,抱團做生意,以后靠著商會,放開手腳,往大了干。” 郭東家最積極,他的表現,在外人看來仿佛在和王管事配合一樣。 “我是真心希望大家不要錯過這個機會啊。” 蛇有蛇道,鼠有鼠道。 郭東家知道自己的本事,眼前能抓住的就是這個行業(yè),像煤炭業(yè)他倒是想,不過他現在沒這個能力。 但是把蜂窩煤行業(yè)做好了一樣能掙錢。 等有了足夠的本錢,積攢下了關系,到了那時候,他什么不能去做呢。 王管事贊揚的看了眼郭東家。 此饒確不錯。 “對于用工問題,官府方面肯定會過問的,商會能幫忙遮掩一二,但不是長久之道。” “諸位都是生意人,當之合作共贏,我們和官府也是,太多的隱戶,會讓其余的百姓受更多的徭役,官府是不會同意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