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一十七章 草臺班子的元老-《工業(yè)大明從北平開始》


    第(2/3)頁

    “我也是好事,會上要成立蜂窩煤商會,可是有要求,我們工人數(shù)不夠。”

    “有哪些章程,你還記得嗎?給我聽聽。”

    后生連忙一五一十的完。

    “可惜了。”

    “你們應該加入。”

    年輕人一臉的惋惜。

    “爹,五哥的話,你聽見了?”

    老漢一言不發(fā)。

    “算了,二大爺?shù)男愿瘢@樣也挺好。”年輕人笑道。

    后生臉色一垮,他還指望堂兄幫忙勸勸父親。

    年輕人眼神往老漢處瞅了瞅。

    意思很明確,二大爺固執(zhí)起來,那是十頭牛也拉不回來的。

    而且二大爺認死理,的確不是做生意的料。

    蜂窩煤沒什么技術,也不要多少本錢,純靠力氣和吃苦不怕臟,正好適合二大爺一家。

    大爺家田地足夠,一家子種地為生。

    二大爺家和自己家沒分到幾畝田,不過自己父親出來闖蕩的早,有份活計糊口,二大爺家卻貧苦的很。

    當?shù)V上的東家不想繼續(xù)做蜂窩煤的生意,自己厚著臉皮找到東家,幫二大爺一家拿下了。

    也就是學下如何制作蜂窩煤,二大爺自己在家里做,東家也就沒要錢,東家在乎的是有人接替。

    當然,煤礦肯定是從東家那里買。

    不過二大爺不擴張規(guī)模,只靠一家三口,拼了死命,一個月也就兩三萬斤的需求,煤塊價不到十兩銀子。

    一年大概是一百兩出頭。

    以蜂窩煤的利潤來算,二大爺一家一年的收入大概在三十兩上下,再除去一些零碎雜項,應該在二十七兩左右。

    看到堂弟一家的作風,年輕人不禁內心嘀咕,堂弟倒是心思活泛些,可家里是二大爺做主,那就沒有辦法了。

    后生也郁悶了一陣,很快又拉著堂兄問東問西。

    堂兄雖然只比自己大幾歲,但見過世面。

    “五哥,你去那里做什么?”

    “礦上的事情,幫東家去談鐵道運煤的買賣,我們東家想要把礦上的鐵道修出來,與外面的鐵道連到一起。”

    “你乘坐過那鐵上跑的馬車嗎?有什么感覺?”后生好奇的問道。

    他家兩里外就是鐵道。

    看見過幾回四輪馬車跑的又快又穩(wěn),叮當叮當直響,節(jié)奏的聲音還很好聽。

    “坐過兩回,的確很新奇,估摸以后這玩意的用處越來越大,使用的人也越來越多。”

    “為什么?”

    “這其中的道多了去,不是三言兩語的完的,回頭再跟你細講。”

    “我先回礦上去了,好跟東家交差。”

    “這就走?”

    “下回有時間再過來。”

    “他五哥,怎么飯都不吃就走呢。”婦人追了出來。

    ……

    蜂窩煤商會館正式成立。

    行業(yè)規(guī)模,結構松散,參與的只有八家,因此中華重工騰出了一間房子,提供給會館使用。

    商會會館的館主,一事不凡二主,外柜掌柜高珍提議,朱高熾同意,由外柜管事王仁擔任。

    副館主為蜂窩煤作坊主郭松。

    有人還不好意思,覺得題大作,傳出去讓外面的人笑話,可不是,八家蜂窩煤作坊主,一年也才多少銀子的利潤。

    還敢成立個商會,提起來都不好意思。

    郭松卻不這么想。

    他認為大有可為,只要去掉身上的阻礙,這個行業(yè)利潤雖薄,但是市場巨大。

    走量也可以取勝。

    現(xiàn)在自己一年雖然才掙幾百兩銀子,可是當規(guī)模擴大到十倍,百倍后,那就是一年數(shù)萬兩銀子的利潤。

    一年如果能掙個數(shù)萬兩銀子,放在北平城的臺面上,那也是夠看的。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波县| 白水县| 特克斯县| 浙江省| 泰安市| 集贤县| 石河子市| 保靖县| 永泰县| 平遥县| 荔波县| 类乌齐县| 承德县| 滨海县| 霍林郭勒市| 石景山区| 额尔古纳市| 普兰店市| 都昌县| 通许县| 陆丰市| 博湖县| 海林市| 徐州市| 达孜县| 绥滨县| 前郭尔| 屏东市| 手游| 玉门市| 洞头县| 淮北市| 洱源县| 林口县| 罗平县| 永寿县| 宜昌市| 乐亭县| 灌云县| 志丹县| 弋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