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高熾走訪的行程,左護衛是最后一站。
進入左護衛后,氣氛有些微妙。
底層的軍戶和其余兩衛并沒有不同,但是丘福等人態度就有些謹慎了。
作為指揮使的兒子張輔,忙前忙后,大冬里也滿頭汗水,生怕出了差錯。
“張輔,你做的很好。”
聽到王爺的夸獎,張輔松了口氣。
他和他父親不一樣,與應府沒有什么接觸,和太子一系的老臣更是一個都不認識。
其實他也知道,自己的父親也和應府的老臣們沒有接觸過。
平時也就和藍玉通過書信。
“虎父無犬子,張輔這子能力不錯。”丘福贊嘆道,他雖是千戶,但資格老年齡大,這句話并不顯狂傲。
對丘福的看法,朱高熾是認同的。
張輔自身是靖難功臣第十,他的父親張玉更是靖難功臣之首。
靖難之役的成功,兩父子占了大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如果不是這個原因,朱高熾未來肯定會勸朱棣,趁著藍玉大案把他們父子剪除掉。
左護衛這么重要的力量,朱高熾才不會舍棄。
從燕山左護衛招了幾百名軍戶,開年再招上千名,張玉的事交給朱棣,朱高熾計劃從下面著手。
通過這次的走訪,朱高熾清晰的了解到,燕山三衛的軍戶還是樸素的,心里只有王府。
畢竟他們頭上的就在這一塊。
朱高熾走訪完三衛,朱棣也忙完了一些事,神神秘秘的,連朱高熾也不知道。
回到王府,朱棣招來朱高熾,了解了他在三衛的事宜。
“需要這么急嗎。”朱棣好奇的問道。
“兒子喜歡一步到位。”
朱高熾笑起來,眼睛瞇成一條縫。
當然急。
你只管打仗,留下赫赫威名,但治理國家不是你,急的自然也不是伱。
想到未來自己留守北平,城外團團圍困的敵軍,而朱棣三父子在外到處亂竄,朱高熾心里就沒底。
雖然知道自己必須要留在北平,朱高熾也無法開心。
燕王跑了,世子也跑了,誰還敢為燕王府賣命?所以必須要留下一個人穩定城中的軍心民心。
朱高熾覺得,手里的士兵越多越好,最好自己留守北平,朱棣帶著兩兄弟和大軍,在北平府外和大軍周旋的比較好。
“我看張輔的態度很好,有親近王府的心,想必他的父親也有些這方面的想法。”
兒子對王府態度恭敬,老子對王府也從來不違命,加上自己知道的歷史,朱高熾覺得張玉兩父子沒有問題。
朱棣搖了搖頭,明顯臉上不滿。
“你想的有些膚淺,知人知面不知心,誰這么傻會當面違背王府?誰也不會把心思寫到臉上。”
“張玉的位置多么重要,為父比你清楚,正是因為清楚,才不能輕舉妄動。”
“左護衛關系重大,一定不能落入外人手中,咱會想辦法拿回來,可必須慎重對待,不能輕易表態,每一步都要穩。”
朱棣的沒錯。
朱高熾沒有繼續辯解。
北平布政司和王府尿不到一個壺里,可也沒見布政司有哪個官員,會當眾頂撞王府。
任誰在王府面前,姿態擺的都很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