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煤油和汽油不一樣,不容易揮發,但是如果長時間不用,保存不當,也會揮發。
而且揮發的氣體,會有毒性,容易使人中毒。
但是也不能拋劑量不提。
后世煤油燈全世界通用,農村也大量使用,玻璃還未量產,不過也要不了多久。
不久后。
市面上的商柜,多了賣煤油的一斤裝罐子。
根據中華重工,朱高熾指導的思想。
燃料,鐵器等民生商品,要以廉價的價格面向市場,而煤油是新產物,產量也不足,所以面對的是有錢人的群體。
“這油燈怎么這么亮?”
一名讀書人,看到商柜里的油燈,立馬來了興趣。
“以前的油燈使用的麻油豆油,燃燒速度快,也不亮,在這種光亮下很容易看壞眼睛。”
店鋪主知道煤油的客源是哪個群體。
煤油賣的貴啊。
一斤就要三錢銀子,比豆油貴了近十倍,普通百姓可用不起,但是有錢人用得起。
煤油點燈的亮度,能吸引有錢人,店鋪主不怕賣不出去,所以店鋪主一口氣進了十斤,每斤的采購價是兩錢銀子。
“如果改用煤油,亮了百倍不止,屋子猶如白晝,而且燃燒時多了十倍,客人用起來非常的劃算。”
店鋪主把煤油夸上了天。
“煤油?”
穿著絲綢長衫的讀書人,用油燈旁的細木枝挑了挑燈芯,挑長了一截,亮度一下子更亮了,讀書人的眼睛也發亮。
“這一斤煤油可以燃燒多久啊。”
店鋪主不敢繼續信口開河,有些方面夸一夸無所謂,但是有些方面不能太過夸大。
“一斤煤油,先前的燈芯長度,可以不停燃燒五個晝夜。”
五個晝夜。
每晚燃燒一個時辰,足夠使用兩個月,這錢花的起,讀書人家產不豐,所以需要精打細算。
又問了幾處事項,店鋪主也交代了一些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讀書人回家拿來油器,打一兩煤油回家試試。
一兩煤油三十文銅錢。
讀書人的家族在固安,是當地的地主,他則有功名在身,進入北平的府學讀書。
到了北平花銷可就大了。
和同窗們的往來是一筆數目,讀書的開銷是一筆,房子的租金是一筆,總之每件事都要花錢。
讀書人的族人中,有人開礦,有人做官,也有人在山東經商,當然也有窮人,淪為為別人種地的佃戶。
讀書人的家產,在族人中只能算中上階層。
讀書人有功名,進入城里的府學讀書,如此有出息,家里人舍得為他花錢。
但是讀書人知道自家不算大富大貴,所以煤油雖然買了回來,只有讀書的時候才會使用。
不久。
來他家拜訪的同窗們也發現了此物,嘖嘖稱奇之余,讓讀書人非常有面子。
煤油的油燈,很快就受到了市場的歡迎。
燕王府。
照明用的是蠟燭,作為北境第一實權王府,奢侈是必不可少的,朱高熾改變不了,每年的日常開銷不是小數目。
朱棣挑動了下燈芯,很快失去了興趣。
不過亮度的確不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