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從值得信任的將領(lǐng)中,委派去金州,負責監(jiān)督這萬余之人,而且也要拉攏過來。” “有兩個麻煩,一個如何說服父王,一個誰最合適?”朱高熾詢問道。 “金州?” 金忠提醒道:“這可不是個好地方。” 金州當然是好地方。 不過目前的確不是好地方。 六年前被倭寇騷擾過,上個月又被倭寇襲擾,被金州衛(wèi)打退,讓倭寇沒有討到便宜。 大海茫茫,最難打擊的就是海盜。 特別是大明漫長的海岸線,別說大明目前水師的實力,就算翻了十倍,也是禁止不了海盜的。 “有時候,麻煩也能當做機會。”朱高熾笑道。 金州。 是他特意選的地方。 不但未來會是遼東田畝最富庶的地方,境內(nèi)有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而且還有優(yōu)越的碼頭地理。 金州也就是后世的大連,東北經(jīng)濟最強的城市之一,無論氣候還是資源,都是東北一等之地。 而當下。 日本從南北朝時代進入戰(zhàn)國時代,國內(nèi)戰(zhàn)事頻發(fā),導致大量的人口逃離本土。 這些人無疑為生,只能成為海盜。 從今年開始,每年都會有倭寇襲擾金州沿海一帶,包括被朱元璋賜國號,改名沒兩年的朝鮮。 “金州衛(wèi)只有一千戶所,前番與倭寇的戰(zhàn)事,雖然沒有吃虧,但也沒有打痛倭寇。” “以咱了解的倭寇性格,畏威不畏德,不把他們打服是不會聽話的,估摸這幾年的金州都不會太平。” “面對這種形勢,金州衛(wèi)必定會擴充,咱們近水樓臺先得月,搶占了先機,好處只會被咱們搶到手里。” 大公子有遠謀。 姚廣孝和金忠聽完后,互相看了眼,得出了這個結(jié)論。 “從流放的人中,哪怕只篩選出三千人,以這三千人的能力和經(jīng)驗,可以擴充五萬精兵。” 朱高熾輕輕的說道。 姚廣孝不再猶豫,主動說道:“貧僧去說服燕王,不過這人選之事,恐怕要從長計議。” 姚廣孝只是謀士,而且還是新人,不過兩三年而已,對北平內(nèi)部并不算了解。 認識的幾個武官,都不太適合。 “我知道有個人。”金忠笑道。 他雖然出身低微,但是他是從小來到北平,又有家學,算是本土人士,對衛(wèi)所的了解,比姚廣孝靈通些。 “孫巖千戶。” “此人是燕山衛(wèi)將領(lǐng),是燕王的親信。” “孫巖?”朱高熾好奇的問道,此人他沒見過,姚廣孝也回想不出此人。 “大公子和姚大師不認識此人,因為此人已經(jīng)致仕多年。” “請他重新出山。” 朱高熾立馬拍板。 他也有信任的人,例如朱能,丘福等。 但這些人都不合適,因為身份太過明顯,遼東都司和北平?jīng)]有關(guān)系,隸屬山東。 燕王府手伸得太長,山東會有想法的。 倒是金忠提議的人,雖然也有燕王府的標簽,卻不如這些在職將領(lǐng)那么顯眼,雙方都有個臺階。 朝廷命由燕王府監(jiān)管,派個致仕的人,給足了山東布政司面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