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只是目前朱高熾需要市場,自然要優先軍戶。 這屬于社會資源分配問題。 后世限制田地交易,甚至把田地交易利潤壓到最低,讓人無利可圖,類似這個經濟理論。 工業沒有上限,投入的人越多,生產的商品越多,不像土地農作物有限制。 那么帶來的效益超過將農業,工人獲得的工錢,遠不是種地可以比的。 而工人可以用通過商品貿易換來的銀子,購買農戶從土地收獲的糧食。 這種模式導致工業價值超過農業價值,表明工農業產品價值的不等價交換,可以稱作剪刀差。 “用工問題,仍然從軍戶入手。” 朱高熾強調道:“以前從衛所中招收貧困戶,解決了衛所貧困問題,如今可以改為招收退役軍戶。” “退役軍戶的年齡過大,會不會影響工廠?”周世豐很快想到了問題所在,提出了擔憂。 “那就讓衛所降低退役的年齡,軍中超過四十歲的軍戶全部退役,甚至可以降低到三十五歲。” “除非是精銳,或者低級武官,普通的士兵,以三十五歲為限制,退出軍隊,工廠接受,提供一份穩定和收入高的工作。” 這個方法,引起了人們的交談。 中華重工和軍戶的深度結合,令在座的人們對軍戶并不陌生。 “此舉對軍隊有利。” 徐寧出聲贊成。 他負責鐵道工程隊,和衛所從上到下都有打交道,甚至與指揮使都有了交情。 徐寧舉例說道:“軍隊可以招募更多年輕人,而退役的中年人,有沉穩的性格,和軍隊保留下來的紀律性,完全符合工廠的用工要求。” “即解決了工廠用工問題,又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最后還安置了退役軍戶。” 重工的用工要求不同。 朱高熾非常肯定,三十五歲到四十歲的人,性格更加持重,認清了現實,懂得自己想要什么,優越而又穩定的工作。 為了這份長期工作,并且能遺傳下一代,他們愿意為之戰斗。 適合重工車間環境需要的前線,而不是像后世的互聯網企業,需要的是三十五歲以下的年輕人。 北平都司二十三衛,北平行都司十七衛,不算獨立防御所,合計四十衛。 二十二萬四千戶,既要負責屯田,又要提供軍隊,而且要做到自給自足。 每戶提供一個正丁,是二十二萬人,再出一名余丁,那就是四十多萬大軍。 所以朱棣在北平發動北征,動不動帶出十余二十萬大軍。 因為人力太過豐富,在朱高熾看來屬實有些浪費人力。 還不如把二十余萬人需要的物力,打造出十萬的騎兵隊伍,精兵精甲精器,比起靠人數堆積,更加立于不敗之地。 以前農業無法長期供養,有了工業是可以供養的。 (本章完)dengbi.net dmxsw.com qqxsw.com yifan.netshuyue.net epzw.net qqwxw.com xsguan.comxs007.com zhuike.net readw.com 23z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