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無論人們心中如何想,迎向小王爺的眼神中,回以贊許的眼光。 小王爺還不是世子。 就算是世子,也不見得有什么權利。 可沒有人敢無視小王爺。 人們的稱呼,從大公子變成小王爺,已經說明了一切。 北平有兩個王爺,大王爺和小王爺。 “西漢再折騰,皇帝還是姓劉。西晉雖然昏聵,但是逃到江南的皇帝還是姓司馬?!? 朱高熾直接揭露出了人們心中不敢提,也無法避開的真相:“而宗室力量薄弱的大秦、大隋這樣的大一統王朝全部二世而亡,這就是皇爺爺的想法!” 大明軍制依托藩王,建立數道防線。 越是外層的防線,藩王的實力越大,正因為有晉王,燕王這樣年長的兒子,朱元璋才在應天府睡得安心。 也給了朱元璋發動“李善長案”、“藍玉案”等大案的底氣。 而此戰略也沒有讓朱元璋失望。 大明在長城外,拓地數千里,先后建立了陜西行都司,北平行都司,遼東都司,烏斯藏都司。 西藩,草原腹地,東北奴兒干,皆控制在大明手中。 殘元勢力只能逃遁遠方,別說長城,就是草原腹地都不敢靠近,正是藩王拓疆的優勢。 北境人口增長迅猛,田畝開拓順利,不但能供應大軍長遠作戰,還能保持國力發展,正是建立在境內無敵騷擾,國強民安的局面上。 如果地方不穩,對地方的生產是很大的破壞。 例如遼東,如此肥沃的土地,因為外部環境不穩,終明一朝也才達到四百萬人。 而且在明末清初,除了十余萬包衣被下令入關外,另外四百萬人消失在史料中,只遺下零星的資料。 后世學者還要從朝鮮的史書中去尋找蹤跡,證明了這個群體曾經存在過。 無論未來如何,至少在現階段,藩王制對明初立下了大功。 “親王戍邊是我朝行之有效的國策?!敝旄邿胂蛐l所的指揮使,以及長史府官員們強調。 爭奪人心。 說服人們不要再猶豫。 燕王本就獲得了北平軍權,是朱元璋親自下旨的,可人們因為顧慮朝堂,不少人始終懷有疑慮。 不只是人們在搖擺,就連朱棣自己都不敢行事自己的權利。 可能是顧忌會引起朱元璋的不滿,也可能是顧忌朝臣們的勢力。 朝臣們前赴后繼,能十年如一日,誰都不敢無視。 “無論是在大漠還是遼東,西川還是云南,云南還是交阯,我大明親王的護衛軍們旌旗所指,所向披靡?!? “為什么官員們敵視親王,因為他們無法掣肘?!? “他們連武勛坐大都無法容忍,更何況宗室親王?!? “而藩王守邊,是皇爺爺親自制定的國策,誰都無法改變,誰違反皇爺爺定下的旨意,誰就是奸人!” 朱高熾義正言辭的說道。 人們神情各異,也終于引發了交談聲,開始有些喧嘩。 藩王守疆好不好。 朱高熾不在乎,他現在是宗室,這才是他在乎的,至于未來,那等未來立場變了再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