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主要還是想自保,既不愿和王府真的撕破臉,又想要保住在應天府的名聲。” “雖然看上去對王府不滿,實際上做事有分寸。”蘇觀解釋了一番,又嚴肅的說道:“但也不能小瞧他,他拉攏中下級官員,手腕雖然不激烈,但可謂打到了王府的七寸。” 王府憑什么能保住行政權,正是因為下面有一幫愿意遵王命的中下級官員。 這半年以來,如果中下級官員不愿聽王府的王命,光一個拖字訣就能讓王府什么事也辦不了。 畢竟王府名不正言不順,已經不是當年的左相時代。 朱高熾皺眉,雖然看出了問題,一時間還真奈何不了鄭云承,對方按章行事。 還有一個方法,掀桌子。 陜西的秦王就是采取了這個方法,對不聽話的官員打罵,強硬的逼迫官員聽他的王命。 他的結局,已經證明了這個方法是失敗的。 “等。”蘇觀提議道。 朱高熾露出疑惑。 “他畢竟只是五品的僉事,最終還是要看新來的布政使,所以他的手腕再厲害,可他也名不正言不順。” “朝廷可沒說讓他代管布政司,不過是因為目前他的品級最高而已。” “王府的精力,不用放在他的身上,即可避免激化他,又可全力以赴應對新布政使。” 朱高熾點了點頭,采取了蘇觀的建議,說道:“等新來的布政使上任,咱送他一個大禮。” “銀錢反而容易引起不滿。”蘇觀擔憂道。 正二品的一省之長,小王爺要是送珍貴的禮品,對方可能不會收,反而惹得不美。 “黃白之物可拿不出手。”朱高熾笑道。 他的大禮,自然也跟利益相關,但又不是那么直白,只要新來的布政使不仇視王府,就不會拒絕,正好也可以試出新布政使的立場。 趁著這個空檔,朱高熾忙碌了起來,落實前番各衛之事。 每衛三十五歲,從軍五年以上者,可以申請退伍,但是需要家里的余丁補上。 正丁退伍后,由王府負責分配工作。 長史府右長史金忠負責此事,籌辦軍務處,專職此事,上對接各衛,下對接中華重工。 燕山三衛最先施行,然后就是通州衛。 朱高熾專門奔赴了一趟通州衛,拜見了通州衛的指揮使,兩人相談甚歡。 通州衛在北平府以東,地理上最靠近王府的衛所,當朱棣造反之后,是第一主動歸附的衛所。 “世伯的支持,王府一定不會忘記。”朱高熾笑道。 燕山三衛的指揮使,朱高熾從世伯改口到職位,不是因為拉攏過來就拋棄了,反而說明關系變得更近。 而通州衛雖然心向王府,但那是朱棣的威信,跟他朱高熾沒關系,剛開始打交道肯定是要客氣些的。 通州衛指揮使很客氣,沒有因為朱高熾不是世子就自持身份,雙方的印象都不錯。 燕山三衛已經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還要在王府服役,所以這條新的政令下,沒有產生多大的變化。 通州衛也向中華重工提供了些許勞動力,不過當這條政令在通州衛公布后,短時間內仍然收到了不少退伍申請。 鄉間的道路上。 一名漢子回到衛所,兩手空空,一家人吃了下午飯,住處是土胚房,搭了三間房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