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孫巖不再猶豫,干脆的下達命令。 金州中左所有一千二百名步兵,幾十名騎兵,發(fā)配此地的罪民中,十六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男丁有三千余人。 有將領(lǐng)上前提出建議。 “如果真要是倭寇,幾百兵可以拖住對方,大部隊立馬前往支援,如果不是倭寇,也不至于影響全軍士氣。” 此人的建議獲得不少人的支持。 敵情不明。 是倭寇還好,如果不是倭寇,可一不可二。 這次如果無功而返,兩三次下來,會對士氣造成很大的打擊,所以采取持重之策。 孫巖拒絕了。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既然決定出擊,要么盡全功,要么無功而返,幾百人全殲不了倭寇,說不定給倭寇可趁之機。” 說來說去,他了解自己的兵,信任親手挑選的兵帶回來的消息,以及士兵的判斷。 簡而言之,將熟悉自己的兵。 這個道理經(jīng)久不衰。 哪怕在明末,幾支能打的軍隊,是文官自己組建起來的軍隊,自然熟悉軍中的兵將。 這幾位名臣,換了新的軍隊,同樣也就不能打了,反而吃了大敗仗。 一千二百衛(wèi)所兵,在王府的支持下兵甲俱全,湊起來的三千余男丁,也發(fā)了些武器。 整支隊伍合計不到五千人,往望海堝方向前去。 在半路上,遇到來通報軍情的哨兵,正是望海堝留下的幾名哨兵,打來了重要的消息。 “是倭寇,在沙河海口棄舟登岸。” “好。” 孫巖大喜。 眾將也露出笑容。 打仗還真不怕,怕的就是讓倭寇溜了。 孫巖當即下令,衛(wèi)所精兵跟隨他,帶領(lǐng)男丁兩千人,合計三千余人,直撲登陸的倭寇。 剩余的人則去往沙河海口,趁機占據(jù)倭寇的船只,不給登陸倭寇逃跑的機會。 …… 大海上,三十一艘舟船,滿載倭寇,有的只披草衣,有的赤膊穿戴竹甲。 手里的武器也五花八門,有持刀的,有持弓的,有持旗的。 而有旗幟說明了雖然雜亂,卻仍然保持了軍事組織。 這些頭頂光禿,只周圍披頭散發(fā)奇怪的人,在海上的生涯,各個暴曬的像個黑鬼。 但是手上的老繭,說明了他們都是打了多年仗的老兵。 從馬坨子出發(fā)抵達遼左,眾人沒有發(fā)出聲音,動作嫻熟,追求的就是速度。 用最短的時間搶劫一把,趁著明軍主力到達前坐船離開。 多年來都是這么做的,戰(zhàn)術(shù)一直沒有改變,雖然老套,但是好用就行。 前番搶劫了一艘補給船,讓倭寇們手舞足蹈,也促使倭寇們膽子大了起來。 過兩個月他們就要回國,帶回大量的戰(zhàn)利品養(yǎng)活家人,明年重新出來,日子越來越有盼頭。 倭寇們登陸后,在首領(lǐng)的帶領(lǐng)下成一字形,魚貫而行,各個士氣飽滿。 他們鼓足了勇氣,希望今日能滿載而歸。 多搶一點東西,家里的妻兒就多了一口吃的,說不定家里還能多生養(yǎng)一個兒子。 (本章完)dengbi.net dmxsw.com qqxsw.com yifan.netshuyue.net epzw.net qqwxw.com xsguan.comxs007.com zhuike.net readw.com 23z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