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試點-《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第(3/3)頁
“俄國。”
俄國是農奴國家,缺乏強大的商業階級,面對這個難題,想出的辦法是通過國家意志和政府的幫助來解決。
朱高熾整理了前世的知識,以及這些年來的經驗,思路突然開闊了不少。
最近遇到的瓶頸問題,突然有些想通了。
靠幾家工廠,密集型企業,或者大集團公司,并不來帶來真正的工業化。
后世許多人說,中國靠著外資的幫助,進入世貿的體系,所以成功進行了工業化。
這種錯誤的觀點,就是建立在英國工業革命模式上,誕生的錯誤的想法。
許多國家比中國要早加入世貿,并且有更寬和的外部環境,卻沒有像中國那樣成功工業化。
“既要引導社會道德,又要促進官員學習商人‘見利忘義’的風格行事。”
朱高熾想到了總設計的答案。
是啊。
總設計師已經給了方法。
“中國每年有七百萬,十七八歲需要就業的人口。”
“怎么辦?”
“我們找到了路子,就是發展鄉鎮企業經濟農村改革中,我們完全沒有預料到的最大的收獲,就是鄉鎮企業發展起來了。”
“突然冒出搞多種行業,搞商品經濟,搞各種小企業,異軍突起。這不是我們中央的功績。”
“鄉鎮企業每年都是百分之二十幾的增長率,持續了幾年,一直到現在還是這樣。”
“鄉鎮企業的發展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百分之五十的人的出路問題。”
“這個政策取得了這樣好的效果,使我們知道我們做了一件很好的事情。”
……
朱高熾眉頭翹起,嘴角露出笑容。
“如何把一百個人,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五十個人,始終是大難題,光靠中華重工難以為繼。”
“需要充分的發揮衛所的作用,衛所不光要具備軍事功能,也要兼顧發展經濟的功能。”
“集薪火之力,共同發展,才能用最短的時間,達到最強的效果,形成良性循環。”
需要一個試點。
朱高熾如此想到。
重新起身走到墻壁上掛著的輿圖前,燕山三衛是最聽話的,但是不合適。
經濟要發展,軍隊戰斗力更要保證。
密州衛,大寧諸衛也不合適,太過偏遠,經濟能力不足,無法發揮作用。
金州衛也不合適。
孤懸海外,帶動不了周邊,而且金州衛作為自己的一個“殺手锏”,另有重用。
“那么是城內還是城外呢。”
看著通州衛,薊州衛,以及彭城衛,濟州衛等,朱高熾看來看去,希望找到最合適的地方。
(本章完)dengbi.net dmxsw.com qqxsw.com yifan.netshuyue.net epzw.net qqwxw.com xsguan.comxs007.com zhuike.net readw.com 23z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