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年鎮守遼東的郭英,也就是郭家的家主,由他親自督建。
那時候遼東民乏,修建王府無力,朱元璋因此下令終止修建遼王府,優先發展遼東衛所。
所以遼王雖然就藩廣寧,但是在大凌河以樹柵為營,建造了一個簡易的宮室,供遼王居住。
郭英調回了京城,掌京衛,長子為駙馬,留下了次子郭銘,雖然不是遼王府長史,但做事勤勉,加上三妹賜婚遼王,為遼王妃,可見郭家在遼東的勢力。
遼王年輕,初來遼東,又不像燕王由圣人指明掌北平諸衛,所以諸事依靠郭家。
正如當年燕王剛就藩北平時,同樣依靠徐氏,也就是燕王妃,收攏了徐達在北平留下的一批老部下。
現成的路子,遼王自己不懂,手下的人也會建議,所以遼王妃管的事不少。
郭銘性格溫和,隔著簾子低著頭坐在椅子上,雖然里間是他的親妹妹,仍然一臉的恭敬,不逾越絲毫。
外間的嬤嬤們,為舅老爺上了茶水。
“丫頭回去了嗎?”
里間遼王妃的聲音傳出來。
“已經回了,和徐家的人坐一條船,燕王府也派了老人相送回京城,聽說還派了侍衛。”
郭銘回答的一絲不茍,王妃問什么,他回答什么。
越是這般,遼王得知后,越是信任他。
他父親言傳身教,家風甚嚴。
每位家主的性格,決定了家族的做法。
最早的徐國公,作為頂級的勛貴,他就很克制,從來沒有多余的心思,更不會乖張。
要論勢力,徐家的勢力比藍玉大多了。
可有些人放不下兵權,像藍玉這種,大肆收義子軍中提拔親信,有如此下場,并沒有讓所有人意外。
槍桿子出政權,古代雖然沒有這句話,但是道理誰都知道,你一個勛貴,如此抓兵權想要干什么呢。
遼王妃詢問道:“燕王妃的意思很清楚,看中了我們家的大丫頭,二哥你是大丫頭的生父,可有什么主意。”
郭家長子下面沒有女兒,只有三個兒子,郭彩蓮是次子的嫡長女,所以遼王妃叫她大丫頭。
郭銘面色為難。
燕王威望超過秦王和晉王,麾下的將領,又是徐國公的老部下,單論戰斗力算是拔尖的。
而燕王本身又才能卓著,多次建立戰功,這些年后來居上,暗中有人傳實為北境第一王爺。
郭家的二代女是遼王妃,三代女能成為燕王府世子妃,的確可以讓郭家更上一層樓。
可事情不能只看表面。
圣人的心思,誰猜的準呢,太過出頭可不是好事。
“此事我也拿不準主意,已經派人去京城詢問父親的意思,父親做主吧。”
遼王妃了然,二哥做事一向保守。
“王爺覺得挺好,能和四哥更親近,不過茲事體大,的確不能馬虎。”遼王妃嘆道。
郭銘低著頭不說話。
安靜了片刻,不久,遼王妃幽幽說道:“遼東形勢復雜,王爺心中不安,四哥就藩的早,和王爺雖是兄弟,但實際沒甚交情。”
無論在大寧還是遼東,燕王是避不開的人物。
正如陜西一樣,無論是老十四肅王,還是老十六弟慶王,都得看老三晉王的眼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