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就是為什么蒸汽機的發明是一個轉折點,為什么它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只要有需要,掌握中華重工的朱高熾,可以擴大軍工復合廠的規模,要多少火器就有多少火器。 因為加入了蒸汽機之后,火器最難的部件問題被解決,同時對工匠的要求也降低了。 諸多的影響,讓生產力提高了不止十倍這么簡單。 簡單的說。 就現在的還未正式投入生產的軍工復合廠,它第一期的生產計劃,就已經和整個大明舉國之力生產火器的產能持平了。 而培養一名合格使用火銃士兵的訓練時間,只需要短短的三個月。 朱高熾突然之間,覺得天下無人能擋得住他了。 唯一還能捏住他的,只有他的老子朱棣。 畢竟北平的兵權,掌握在朱棣的手中,朱高熾屬于借得朱棣的權利,而不是他自身的權利。 至于中華重工,名不正言不順,雖然有實力,但他朱高熾喊聲造反,后果會截然不同,與朱棣不一樣。 朱高熾忍著興奮,告誡自己要穩住,盡量保持語氣平靜,從圖紙中找出一副鳥銃銃內壁的圖紙。 拿出工廠生產的炭筆,在上面畫了幾筆。 “現在的是滑膛槍,我覺得可以在內壁刻畫膛線,理論上來說,射程會更遠,翻一倍。” “什么理論?” 小九好奇的問道。 朱高熾聳了聳肩,“以前看過的一本書,具體忘記了,只記得大概的印象。” 好吧,小九不再問了。 如果射程真如小王爺所言的翻一倍,那代表的意義可就大了,換句話說,在現有的射速上,等于提高了一倍的速度。 畢竟兩百米開槍,和一百米開槍,哪怕是同樣的發射速度,就等于發射速度提升了一倍。 不久,新的鳥銃被研發司試驗了出來。 鳥銃以九煉鐵為材料打造,長約三尺余,也就是一米出頭的長度,重量在六斤上下。 “根據多次的試驗,彈藥重量的配比,以四之三為最優,平放的射程超過一百六十步,仰放的射程,超過八百步。” 老師傅們在朱高熾面前神情得意,因為新的火器的成績,實在是太嚇人了。 朱高熾顛了顛手里鳥銃的分量,因為使用的材料后,所以重量不算重。 “就定下這一款吧,以這款為原型,盡快制定出生產線,務必第一時間量產出來。” 朱高熾沒有再提出更多的要求,第一款新式鳥槍,終于投產了。 (本章完)